行菜伙计早在隔壁整理好空闲着的楼阁,弓背把人请进去,对待这位不敢怠慢,仍战战兢兢把茶水也布好了,才喏喏退出了内间。
门扉儿一关,李辞盈当即是板了黑脸,“萧世子要问话就快些问罢,别耽搁了妾吃——”
这句话还没说完,忽觉肩上某处莫名微痛,她下意识想要去抚,却倏然发觉自个的手根本没法子动弹。
岂止是伸手,此刻就连想扭扭头也做不到。
垂了眼珠一瞧,褐色地衣上边“嚓嚓”地滚过一枚揉好的纸团,是了,萧世子点穴功夫了得,她这样的女子在他面前,哪里有还手之力。
“萧凭意!!”李辞盈气得一下漫出泪水来,咬牙切齿问道,“你究竟想做什么?!”
那人却好似根本云淡风轻,踱了两步到她背后,一面搭了两指在李辞盈腕间细探,一面答道,“前日里昭昭不是说不再想见着某了?这会子把脉怕也老实不了,与其挣扎着又不慎见了我的脸来讨厌,不如干脆这样,眼不见为净。”
李辞盈不明白,“你给我把什么脉?!”
萧应问淡淡道,“见着你脸色不太好。”
究竟是为着什么她才会脸色不好,李辞盈嗤笑一声,“萧世子做事只凭自个心意,哪里管得了别人的死活?”
萧应问没说话,把脉*完了,却未发觉她身子什么不妥,想来昨夜所谓不适,也不过是她用来勾钓裴听寒的小把戏罢了。
这点子心机,却从来没想过用在他身上。
萧应问退开一步,复捏了纸团往她后背穴位棘突旁半寸轻敲,那女郎忽得颤了颤,她低头握握手掌,仍是没有回头看他,“世子把过脉了,若再没什么要问的,那也请准了妾离开。”
问话自然不过是个借口,正如当初说“请”她回长安做所谓辅证。想见她,想与她说上两句话,只可惜李昭昭心硬如铁,从来没想过给他留余地。
萧应问尽量缓和了语调,问道,“那盏三彩玉兔灯…昭昭觉着如何?”
如何,李辞盈哪里有心情与他说这些个东西,左右他要是纠缠不休,无论她做什么也逃脱不了,往那椅上懒懒坐了,只道,“灯是很好。”
能得她一句好话,这几日郁结在心间的燥闷好似都一溃而散,萧应问扬唇笑了声,“既昭昭喜欢,改日空了咱们往曲江去瞧前灯轮?今岁那灯轮高有三丈,同样以锦绣金箔饰之,一旦燃上了,满长安城也能见得着——”
李辞盈摇摇头打断他,道“不了”,“错过中元节,哪里还有什么灯轮?”
萧应问仍笑,只是眼底漫上黯然的光泽,他停顿一下,说道,“昭昭知道,这事儿本就归某管辖,等你瞧够了,某再准他们拆——”
“妾想着世子是聪明人,应当也不用我说得太明白。”李辞盈再次打断他,“赏花看灯,需得要与自个心意相契之人同往才会有滋有味,否则就算春色再如何撩人、灯景再如何稀罕,也没什么了不起。”
也怪她异想天开,与萧应问这样的人纠葛上了,从此以后哪里还能逃脱?他要作弄她与裴听寒,也不过是顺手的事。
李辞盈抬袖抹了眼尾泪珠,再昂首来又是一行清泪,这次的伤心不同寻常做作时,分明是无声的,却从影子里剖出枯萎焦黄的花瓣。
萧应问沉默了很久,才低声说了一句,“某不知如何才能使你开怀。”
“使我开怀?”李辞盈觉得这世上最好笑的笑话也不过如此,她连连笑了好几声,才扶了椅子勉强停下,“萧世子说这话不觉着可笑吗?您引我到这醉仙楼来,该是想不到我会如何伤心难受?”
萧应问茫然地皱皱眉,“我引你来醉仙楼?此言何解?”
见着他依旧装样,实是让人难以忍受,李辞盈疾言厉色道,“梁术奉你的命领我去往慈云堂,是也不是?姚医官莫名说什么妾不过腹中饥饿,而后梁术理所当然领咱们上这儿吃饭,萧凭意,你便是一定让我亲眼目睹了长乐公主与裴郡守同桌而食,才好教我知难而退,是不是?”
好了,说来说去,还不过是为了裴听寒,萧应问冷笑,“他赴了长乐的宴,你也能怪到我身上来?!”
李辞盈“哈”了声,“可惜世子机关算尽,也量测不了一个人的良心,裴郡守与我有期,根本不可能单独赴任何女子的约。”
“……”又是一项平白无故的罪名加诸于身,萧应问莫名笑了声,“与你有期?我以为裴听寒父母业已不在了,怎得他竟能做主了自个的婚事?”
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李辞盈怒极反笑,“不错,裴郡守的确是做不了主,可世子能啊,您不是想知道如何才能使妾开怀么?妾便也直言相告,自你我相识以来,妾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进裴家的门,若世子能让我入了贵籍、顺顺利利与郡守成亲、回到陇西与姑母等都过上舒心快意的日子,那么此一生一世妾都会记着您的恩德,每每想起便能畅意开怀。”
那些不可思议的焦灼、狼狈、愤懑如火苗在胸口疯长,喉咙里翻滚了重重腥甜,烧得人根本一丝体面都留不下来,萧应问冷冷地盯她一眼,“这便是昭昭之所愿?”
否则呢?李辞盈不过想回到从前在鄯州那样的日子罢了,其中唯一艰难险阻便在于眼前,她点点头,哂笑道,“只求您不要再如今日般在妾与郡守之间横里做斜的好。”
“好。”萧应问亦讽笑颔首,“进裴家的门,过上舒心快意的日子,昭昭一定很快得偿所愿,若真有机缘,你我相识一场,某也应当为你助力。”
果真?李辞盈狐疑瞧他一眼,罢了,管他真情假意,只要还能讲点道理和体面便好,至少上回斥他轻浮,这回再相见他便没有胡来,李辞盈扯了个笑,“得您吉言。”
这么的一番争吵完毕,那人才恍然想起了什么,慢条斯理从袖袋中摸出一物递予她,“自裴郡守住进落英巷子,昭昭好似就忘了给六郎回信,上回答应要赠的五彩丝线,六郎也仍是记在心上,与我提了好几回。”
他笑一声,好整以暇地瞧着李辞盈,“不过此番不必再劳烦邮驿递送了,西州事毕,六郎不日启程回京,届时昭昭再赠他,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