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原本并无此意,但韩王胆敢设下如此卑劣奸计来害我儿,可见全然不把秦国放在眼里”
韩非急忙解释,
“此事,确是我王听信奸人佞言,才会铸下如此大错,外臣亦感羞愧万分!
但眼下,贵国公子已经安然找回,可见他是福泽深远之人,秦王何不,化干戈为玉帛,为秦国再添福泽?
至于靳呈那帮奸贼,秦王大可自行处置,待外臣回到新郑,必会劝服我王,亲自携重礼,前来咸阳向秦王负荆请罪!”
秦王喟叹一声,目光很真诚地看着对方,
“可是,此事让我儿身处险境,也让秦国颜面扫地,如果今日寡人不灭了韩国,
到了明日后日,岂不是魏国赵国燕国也要有样学样,一个个都想来咸阳宫掳走寡人的孩子?韩王以毒计逼寡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其实,这事虽然让他万分愤怒,但秦王也很清醒地知道:现在还不是灭韩的时机。
可孩子就算安然回来了,韩国该付出的代价却一个也不能少。
而韩非,也是韩国要付出的代价之一。
听着韩非和秦王你一言我一语的辩驳,李世民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
这确实是个借题发挥的好时机。
以秦韩的实力悬殊,秦国本可以最早解决它的,为什么会拖到秦王十七年才灭韩?
想来,留着它是为了迷惑齐楚燕赵诸国,让对方以为,秦国只会像往常一样“攻城取地”,而无剿灭列国之心。
但现在,秦国有了一个很合理的借口:
韩王在秦王母太后的丧礼期间,公然掳走秦王的儿子,相当于同时羞辱了秦王一家三代人。
这样的深仇大恨,换成任何一个君王都不会善罢甘休,如果秦王要发兵灭韩国,也算是震怒之下的人之常情,列国大概不会生出警惕之心。
可凡事就怕万一。
六国之中,并不是人人都是蠢货,如果有人察觉到秦国的真实意图,并且成功说服六国合纵联兵,再拿出殊死一战的勇气来抗秦——
到那时天下大势的走向,会不会也变得跟史书上截然不同?
李世民立刻抬头看向秦王,不行!
他才刚刚拿到亲政大权,朝中宫中军中一堆沉疴亟待解决,绝不能贸然行动。
就在这时,秦王突然也低下头,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
你师兄都苦苦哀求寡人这么久了,还不快帮他说句话?
李世民眨了眨眼睛,这是在给我使眼色吗?什么意思?
他想了想,想不懂,算了那就不想了。
他急忙找回刚才的思路,抓住秦王的手臂撒着娇质问他,
“阿父,是师兄把孩儿救回来的,你干嘛要惹他伤心啊?”
韩非见这小小孩童一醒来,竟然就顾着为自己说话,心中愈发羞愧自责。
秦王眼底飞快掠过一丝笑意,好小子,果然与寡人极有默契!
他故意叹了一口气,才给李世民解释,
“韩王欺人太甚,寡人如果不给他个教训,下回再有人来咸阳宫掳人怎么办?如今只有灭了韩国,方能杀鸡儆猴!”
李世民一脸认真地想了想,给出了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