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稳定就是不使天下、朝堂,在更换皇帝的这些时间段出现变故,特别是动乱之类。
在现代人看来,选取继承人,还不是必须哪一个儿女能力最强才选哪一个?
可最强又该怎么定论?
特别是在古代时期,你难道比谁的四书五经掌握数量更多吗?
你难道能让他们上战场去pk一场吗?
贤明这东西还不是谁说谁有理?
最关键的,还是贤明这东西脱离皇帝的掌控,他不能说自己哪一个儿子贤明,臣子们就对此也认可。
而是臣子们推崇哪一个贤明,皇帝往往不得不因为赞成者数量最大的退让。
皇帝可能愿意将这份主动权交出去?
那就不是皇帝了!
哪怕刘浩身旁的朱元璋,明知道自己四儿朱棣未来做的好得不得了,乃永乐大帝也。
他还不是根本没有想过将自己宗武大明帝国太子爷的位置交给朱棣吗?
只要他嫡长子朱标还在一日,这事就完全没有任何商量的可能!
哪怕没有大明风华世界,让两个世界的朱棣融合一体,也就是朱棣还留在宗武大明帝国,他也没有丝毫机会!
甚至于还可能会被朱元璋以及朝堂之中的文臣武将们剥夺掉众多权力。
比如在不让朱棣前往北平府就藩之类的。
我们总说别人思维的局限性,殊不知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思考的习惯总会带入到其他事之中去,想着本该如此才对,你怎能如此傻叉?
可站在人家立场,这事如此傻叉,往往就是当时最好的解决方法,让各方都能够满意的方法!
不得不如此也!
万事万物,怎可能尽如人意?
就好似朱元璋心中感叹自己后续再不可能孕育儿女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感谢诸天万界时代!
没有这份链接诸天的机缘,他早就被葬入皇陵,他的妻子以及好大儿好大孙,也都会早他而去,但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也。
这么一想,似乎那点损失还真就算不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