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郊区,佳贝服装厂。
王可跟着堂哥王贺在厂子里到处逛着参观了一下。
厂房车间里的工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干活。
现在服装厂一年的产值也有一千多万。
但刚才经过王可的一番话,王振几人听了都有些沉默,心里思绪万千。
当他们还在为挣百十万而努力奋斗和兴高采烈的时候,人家每年公司开支就有几十亿。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差距难以想象的大,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体看了一圈后,几人来到厂区院里。
王可开口表示道:“这厂子规划的还不错,该有的都有,想要做大做强,就得有正规服装厂的标准和要求。”
“小作坊的经营模式图个温饱可以,但想要有所发展很难,而且局限性太大了,一旦扩张很容易栽跟头。”
听到堂弟的认可,王贺心里也很高兴。
“呵呵,现在的技术厂长是我上年挖过来的,技术生产方面都是由他负责管理,一年就得开给他三四十万块钱。”
“我平时就负责拉业务谈合作,佳灵就是算算账,每个月给工人发工资。”
他也知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同时该给人家的薪资待遇也应该到位,这样人家才会认真工作。
王可闻言笑道:“这么做是对的,谁也不是万能的,当老板管好人和钱就行,工作有的是人干。”
“而且看来二嫂确实是二哥你的贤内助啊,哈哈……”
“呵呵,你二嫂的文化程度比我高,人家好歹把高中上完了,我是小学都没上完,签合同也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字还很丑。”
听到王贺的自我调侃,大姑父吴爱华和王振也笑了起来。
“哈哈哈……”
笑罢,大姑父打趣道:“现在知道上学的重要了吧,不想读书,起码也得把九年义务教育上完到初中毕业。”
“当时我们怎么劝都不听,宁愿打工干苦力也不上学,看看小可,大学毕业之后马上就出息挣大钱了,多上几年学就能多识点字。”
王可轻轻笑了一下。
说是这样说,但又有多少大学生,即使毕业也挣不了多少钱。
他是因为走了狗屎运,临到大学毕业捡到了“幸运硬币”。
没有“幸运硬币”,他也狗嘚不是。
可能现在还在哪家设计公司整天加班修改设计稿呢。
“现在学也不晚,只要想学,啥时候学都不晚,而且学习也不是上学这一个途径,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都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