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高雅贤作乱不成,结果被擒的消息,虽然没有刻意扩散,但为防止谣言,城外诸营的高级将领们,李善道却是都通知到了他们。因城东诸营将,现已是皆知此事。
骤然听得李善道临时改变的这道军令,——李善道临战指挥,一向谋定后动,基本没有临时变策者,诸营将中有心思机敏者,就已将此改变与窦建德、高雅贤作乱被擒此事联系了起来。
便一将起身,试探地说道:“敢问将军,大王此令是否与高营变故有关?”
问话之将,系王君廓。
“正是如此。”李文相将李善道的军令,给诸营将传阅。
军令的内容并不复杂,言简意赅。
首先提到了窦建德、高雅贤谋逆被擒之事,然后指出,宇文化及尚不知此变,接着即告知诸营,李善道因是临时改变主意,决定趁此机会,今日与宇文化及决战。争取一举破贼!
针对已知的宇文化及部今日将会做出的部署,李善道制定了应对的策略,分别对城北、城西、城东三面的诸营下达了相应的作战指令。城北、城西两面的作战指令,在给李文相的这道军令中简略地有所提及,城西仍然以守御为主,城北仍然是主攻方向。
给李文相的这道军令,主要是对於城东诸营今日此战的详细指令。
“依据情报,宇文化及已潜调精卒万人,增援城东宇文智及军。其所增援之众,於开战之初,将会伏兵不动。候高营临阵起乱,此万人乃才出袭。宇文智及军今日进战,前期作战,会重点进攻冯金刚、郑智果两营,以调李文相、王君廓营分兵增援;其后待高营作乱,李、王诸营惊乱,宇文智及军便再转而全力猛攻李文相营,以期先溃李营,再破我城东其余诸营。”
李文相是城东诸营的主将,所以宇文化及计划先破李营,再逐一击溃别营。
“针对宇文化及此番部署,今日开战之后,冯、郑两营坚守,李文相、王君廓佯装支援,而各留精锐於营内待战。候时机至,苏定方佯装作乱,诱宇文智及伏兵出,及转攻李文相营。而王君廓即引精卒从侧翼突袭,截其退路,李文相率主力反击。到时,城中亦会出骑,支援城东。今日此战,城东两个任务,第一,歼灭宇文智及军;第二,若有余力,分兵渡永济渠,与城北诸营夹击宇文化及主营。期卿等勠力,共破此贼,何吝重赏!”
王君廓、冯金刚、郑智果、苏定方等诸营将传看罢了,将军令还给李文相,
李文相站将起身,捧着军令,顾视诸将,说道:“大王的令旨,都清楚了?”
“回将军的话,清楚了!”诸将答道。
李文相说道:“俺重申一下军纪。大王的军纪,实际上也不用俺再多说。今日此战,凡有令而不进,或违令而不遵者,定斩不饶!战后查验各营将士,有功者,俺不敢私,上报大王,论功行赏;有过者,亦不姑息,依律惩处。诸将务必齐心协力,勿负大王厚望,誓破贼军。”
王君廓等将也都已经起身,一同躬行军礼,齐声应道:“末将等遵令!”
“好,时间紧张,你们各回本营,将大王此令转达你各营将士知晓,便等俺号令,预备进战。”
王君廓等将再行了个军礼,倒退着,便依次往帐外退去。
却王君廓虽然投从到李善道帐下的时间,没有冯金刚、郑智果、苏定方等长,靠他的战功,俨然已是诸将之首,退在最前;苏定方是临时授任的营将,他在诸将中位次最低,退在最后。
王君廓、苏定方退出帐之前,李文相叫住了他俩。
“苏将军,高营的军心稳住了?今日出战,会不会有影响?”李文相先问苏定方,说道。
苏定方却很有把握的样子,躬身答道:“回将军,窦建德、高雅贤昨晚被押入城中后,末将与王朗、李友等亲自安抚,先是召集高营校尉以上军将,宣布窦、高二人罪状,继晓以大义,宣布大王令旨,彼等不知情,不会追究他们的罪责,而且窦建德、高雅贤,大王也没有杀之,只是暂时囚禁,以观后效,又向他们承诺,战后论功行赏;随之,依照大王之令,尽出高营财货,分赏诸部兵士,各种举措之下,高营军心现下已稳,绝对不会影响今日决战!”
“好!不会影响就好!苏将军,高营毕竟刚刚经过昨晚的变故,虽军心已经暂稳,你还是需要密切关注其营各部将士的动态,以防生变。一旦有异动,立即上报,切勿延误。”李文相顿了下,接着说道,“大王的军令,你适才也看到了。今日此战,大王虑及高营的现实情况,高营在今日战中,主要仅起一个‘诱贼’、‘配合’的作用,其它的不需负责,只要这个任务,你能完成,就是你的大功一件!苏将军,你要切记,一定需得谨慎从事,不可懈怠大意。”
李文相的军事才能,不算高明,但他到底投从李善道的时间较早,且当时为了笼络他,李善道还与他结拜了兄弟,便是直到今日,李善道对他依然是以“贤兄”相称。
故而,包括王君廓这等桀骜之辈,面对李文相时,亦颇是恭敬有加,不敢造次。
何况苏定方?苏定方更是恭谨,当下应诺。
“你先还营去罢。”
苏定方又再行了一礼,退出帐去。
李文相转看王君廓,抚着胡须,露出点笑容,说道:“王公,大王的军令中,明令指示,今日此战,城东战场,以俺营与你营为进战主力。公勇猛敢战,历来战功赫赫,今日定能再建奇功。就今日此战,公有何策略,俺想听你说说。”
王君廓昂首挺胸,恭敬中带着点桀黠,说道:“大王将一切都布置好了,我暗贼明,今日这一场仗,咱们若还打不赢,干脆就都抹了脖子算了,也别再等大王惩治。
“将军,末将营步骑共计四千余,末将准备谨从大王军令,等会儿回到营中,便选出步骑各五百精锐,留为总攻时用。其余三千余人马,选出老弱五百,加上民夫,凑够千余,大张旗帜,当是足能冒充两千之数,就以此千余,充作援冯、郑两营之兵,以哄宇文智及。
“待总攻的时机到至,将军一声令下,末将就亲引精卒步骑,直扑贼之侧翼!”
李文相大喜,下到帐中,摇了摇王俊杰的手,笑道:“王公,你与俺不谋而合!俺也正这般计量。好,好得很!王公,如你所言,今日此战,大王筹谋高明,你我只需按计行事,定便能一举破敌。俺愿与公合力,共襄此役,誓取全胜!此战得胜,愿推公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