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阵盾后的长矛手在血雾中嘶吼着刺出!
矛尖刮擦着重甲,发出令人牙酸的刮擦声,溅起点点火星。有些矛幸运地刺入了铠甲的连接处或相对薄弱的腿部、腋下,带出鲜血。被刺中的贺兰敏部甲士只是闷哼一声,动作稍有迟滞,但轻伤者继续推进,伤势重者则被拖到阵中空隙,由后排同伴顶替上去。
整个这八百甲士的进攻,如同精密的器械,前排格挡、突刺,后排随时补位、掩护,阵型一支保持,动作高效,好似一台无情的绞肉机器,虽然进速不快,可却坚定地向冯阵深处凿进!
即便贺兰敏部的这八百隋兵,是己军的敌人,可在望到这八百甲士的表现后,冯金刚终於也是忍不住,面色稍变,打心底里赞了一声:“好一支精兵!”
确实是精兵,这种临战的表现,实事求是地说,比冯金刚营的将士更为出色!冯金刚自度之,就汉军各营来讲,恐怕只有屈突通旧部中的精锐、高曦、萧裕等营方能与之匹敌。
冯阵方阵不可避免地开始扭曲、崩裂!
尤其面对左翼隋兵锐阵的位置,——这个锐阵的隋兵甲士,比右翼的隋兵锐阵的甲士更为悍勇,盾牌撞击声如雷鸣,长矛穿刺间如狂风骤雨,每一次冲击都带着摧枯拉朽之势。此一位置的冯阵兵士,死伤飞快增加。盾墙多处破裂,长矛折断,兵士们相继倒下,在血泊中挣扎,惨叫声此起彼伏,剩余的士卒眼中充满了血丝和不自禁地对这些铁甲屠夫的本能恐惧。
“将军!左翼顶不住了!直娘贼,这部贼兵,全是老卒,太硬!”一个从将满头大汗,叫道。
战场就是这样,局势的转变,就在呼吸之间。
才不到半个时辰之前,冯金刚还在寻思用“佯装矢尽”,来哄骗贺兰敏部隋兵,从而以给他们造成更大的杀伤。可就这么短短一会儿的功夫,他的前阵就被压得节节败退,摇摇欲坠!
又一个从将叫道:“将军,大王给咱的军令是,今日此战,可以佯败,以求李将军、王将军分兵支援。既然如此,就赶紧派人向李将军、王将军求援吧!”
“战事才启,咱就求援?就算是大王军令,你他娘的,俺也丢不起这人!”
建议求援的此将,是冯金刚早年在乡中时的玩伴,之前没有从过军,也就是去年底投奔了冯金刚后,才开始接触战争,然在这大半年的随从李善道的征战生涯中,冯金刚营并没有打过几场硬仗,故是这从将竟然这么快的,就被这八百隋兵甲士的气势给吓得起了怯意。
他可以畏惧,冯金刚要脸面的,却不能就这么轻易的便求援!如果这么轻易的就求援,这场仗打完以后,别营的营将们,会怎么看他?背后会怎么嘲笑他?
恨铁不成钢地骂了这从将一句,冯金刚下令:“调后阵填上去!堵住左翼!死也要给俺钉住!”
后阵的兵士,等於是冯阵的预备队了。人数不多,两个团,四百人。留下了一个团,护卫望楼,另一个团的两百兵士,闻令而动,急忙奔向左翼,填补缺口。
生力军的加入,暂时延缓了冯阵左翼缺口被彻底凿穿的势头。
但加入的这一团兵士,都是轻步卒,面对重甲隋兵,也不是对手。长矛刺出,刺不透隋兵的铠甲,反被隋兵甲士的反刺洞穿。左翼缺口处的混战,愈加惨烈,人挤着人,矛杆撞击,血雾弥漫。己军兵士与隋兵甲士的呼喝、喊声,交织成一片。浓烈的血腥味,望楼上可闻。
“将军!真的是撑不住了!快求援吧!再不求援,大王令我营的‘佯败’,可就要成真败了!”不仅是一个从将在请冯金刚赶紧求援了,望楼上跟从在侧的四五个从将,俱是骇然叫道。
冯金刚望了下西边的郑智果阵。
攻击郑智果阵的隋兵所部,出兵进攻的时间比贺兰敏部还要早一点。其出之兵也俱甲士,亦是分组成了两个锐阵,并且其攻势也甚为猛烈。郑智果阵,他远望眺之,见亦已左支右绌。遥遥望见一披甲的将领,带着十余甲士,奔波於郑阵的左右两翼之间,忙於调度支援。
隔了四五里地,他自辨不出此将是谁,然他对郑智果比较了解,却可断定,此将必即郑智果。郑智果在汉军诸营的营将中,素来是以勇猛著称。这类危急的状况下,他必会亲自上阵。
“郑将军阵尚未求援,我阵不可求援!传俺将令,给俺顶住!再顶半个时辰!”
诸从将面面相顾,不敢再劝,只好将他这道军令传下。
……
十来里外,汲县城,北城楼。
从战斗打响起时,李善道就在密切关注城东的战况进展。
又因冯金刚、郑智果两阵,是城东战场的前期重点,故他的关注点也一直多在这两处阵地上。
遥见隋兵发起步卒进攻,不过半个来时辰,冯、郑阵两阵已被动摇。李善道皱起了眉头,说道:“隋兵攻势迅猛,所出之兵,当俱精锐。冯、郑两阵已显不支,文相怎还不出援?”
魏征猜测说道:“大王,也许冯、郑两位将军尚未求援?”
按冯金刚、郑智果两人的性子看,他俩一个自视随从李善道起事的元老,好面子;一个刚烈,宁折不弯,凡战,不顾惜部曲伤亡,必拼命到最后一刻,确有这种可能性。
“简直胡闹!我再三明令,‘佯败求援’,非要把佯败搞成真败么?两阵若真败,势必牵累文相等阵,底下的仗就不用再打了,咱们认输投降就是!若真这等不顾大局,战后我当严惩!”李善道少见地露出了点怒色,他当即下令,“传令文相,不得迟延,出兵支援冯、郑两阵!”
传令军吏疾下城楼,飞马出城,赶去传令。
屈突通抬起手臂,指向冯金刚部对阵的这部隋兵:“大王,请看。”
李善道顺指望去,一面将旗的前领之下,这部隋兵剩下的千余兵马悉出,压向了冯阵!
这面将旗,李善道、魏征等看不清是谁的将旗,却猜得出来,应该便是这部隋兵主将之将旗。
正即是贺兰敏的将旗!
贺兰敏驱马挟槊,只以数铁骑护从,冲在最前,奔行如风,槊尖所指,是冯阵左翼缺口之后、冯阵望楼旁边,在烟尘、血雾中飘摇的“冯”字将旗!他大呼叱咤:“掣旗!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