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她抬头直视镜头:“我知道,只要我还站在聚光灯下,就会有人试图用污名盖住我的嘴。但请记住??我可以解释一次,两次,但我不会永远跪着自证清白。如果你执意不信,那我不再争取你的认可,我只继续做事。”
视频发布后二十四小时,播放量破亿。无数网友自发整理时间线、比对数据,还原事件真相。一位财经博主发文称:“经核实,所谓‘关联交易’纯属断章取义,真正的问题在于公众对资本运作的恐惧被恶意利用。”
风波渐息,但冷芭明白,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战争,从来不在热搜上。
冬季来临前,“破茧计划”首期项目陆续开机。冷芭不再只是发起人,她成了每个团队的顾问,参与剧本打磨、资源对接,甚至亲自帮一位听障导演联系字幕翻译团队。
与此同时,《破茧》的国际巡展持续引发关注。在巴黎电影节闭幕式上,影片获得“最佳社会影响力奖”。评审团特别提到:“它让我们意识到,性别压迫并非某一国的病症,而是全球结构性问题的缩影。”
而在国内,变化正悄然发生。
一所重点大学影视学院宣布设立“女性叙事研究中心”,并邀请冷芭担任客座教授。第一堂公开课,她没讲技巧,也没谈成名经历,而是放了一段未经剪辑的NG片段??那是她拍《破茧》时第八次重来的一场哭戏,镜头外的她喘着气说:“导演,我能再试一次吗?我不想让这个角色被人看成只会流泪的弱者。”
台下掌声雷动。
课后,一名女生拦住她,眼圈泛红:“冷老师,我爸爸说我学导演浪费时间,女孩子就该早点结婚。但我今天听你讲课,突然觉得……我不是错的。”
冷芭笑了,轻轻抱住她:“你没错,错的是那个让你怀疑自己的世界。”
年底最后一场活动,是央视年度人物评选录制。主持人问她:“这一年,你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她沉思片刻,说:“我失去了对‘善意’的盲目信任,但也因此看清了什么是真正的支持。我得到的不是名气,也不是地位,而是一种能力??能把痛苦转化成力量的能力。”
台下寂静。
“以前我觉得,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被公平对待。现在我才懂,公平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有人一次次站出来,说‘这不对’。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再沉默。”
节目播出当晚,#冷芭央视发言#再度刷屏。
许多观众留言:“她说的不是话,是我们心里一直憋着却不敢说出口的东西。”
新年钟声敲响前夜,冷芭独自驱车前往郊区墓园。
雪落无声,她站在父母坟前,放下一束白梅。
“爸,妈,我做到了。”她低声说,“我没有嫁入豪门,也没有靠男人翻身。我是靠着一场场硬仗,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风吹起她的围巾,露出颈侧一道淡淡的疤痕??那是多年前一次冲突留下的印记。
“你们总怕我太倔强会吃亏,可现在我才明白,正是这份倔强,让我没在风雨里弯下腰。”
她蹲下身,用手扫去墓碑上的积雪:“今年有很多女孩叫我姐姐,说我是她们的光。其实我不是。我只是个曾经摔倒的人,学会了怎么爬起来,然后回头看看,能不能拉别人一把。”
手机震动,是大蜜蜜札的消息:【我在山里建了个图书角,孩子们最喜欢你的采访视频。有个小姑娘说,长大后要当女导演。】
冷芭笑了,回复:【告诉她,等她考上大学,我请她吃饭。】
返程途中,车载广播正在播放一则新闻:“国家广电总局今日宣布,将建立影视剧选角备案制度,严禁以‘潜规则’、‘黑历史’为由拒绝演员参演……”
她轻轻按下暂停键,望着前方被车灯照亮的雪路,喃喃道:“这条路,终于有人一起修了。”
回到家,她打开电脑,登录“破茧计划”官网。首页新增了一段视频日志,是第一位学员上传的拍摄日记。镜头晃动,女孩笑着说:“今天是我第一次喊‘开机’,手都在抖。但我想告诉冷芭姐,你说的对??光进来的地方,种子就会发芽。”
冷芭关掉屏幕,走到窗边。
窗外,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城市的高楼之间。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写下一行字:
“我不再追问世界为何不公,因为我已决定成为改变本身。”
片刻后,她补充了一句:
“下一个春天,会有更多蝴蝶飞出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