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归义非唐 > 第499章 筹备南征(第4页)

第499章 筹备南征(第4页)

这次不等张武赶到前线,?世隆便已经退兵撤回了牦牛水南岸。

这次过后,?世隆的威信将进一步降低,大礼内部矛盾也将继而加重。

“敕令,以张武守土有功,检校特进、兵部尚书,赏赐蜀锦千匹。”

“遵令!”曹茂颔首应下,随后令人起草敕令,发往洛阳而去。

待他做完这一切,刘继隆才继续开口道:“剑南道粮食东运情况如何?”

“已经开始采买粮食,征募船只及民夫了,最快二月份便能将第一批粮食运抵淮南。”

曹茂回答着问题,刘继隆听后起身走到书房,书房内摆放有沙盘。

沙盘以长江分为南北,但高骈占据了淮南西部的江北八州,且江汉平原上的汉川和汉阳二县也在高手中。

可以说,最利于汉军和高骈决战的地点便是这江北八州,而这江北八州也是最利于高骈北征的起点。

“江东两浙的情况如何,高骈可曾更进一步?”

刘继隆询问曹茂,曹茂则是上前观察沙盘上的情况,确认无误后才说道:

“高骈如今拿下了温州,董昌只剩下杭州、越州和明州、睦州这四个州,兵力不过二万,人口也不过堪堪百万众。”

“江东的宋威倒是没有折损太多兵马,其麾下五万兵马中,不知甲兵几何,但高骈几次在后方围剿宣歙刺史杨行愍,都被杨行愍从容突围。”

“宋威有八个州,三四百万百姓支持,但若是丢失歙州和池州,亦或者高骈打入杭州,则江东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整个江东都有被攻占的可能。”

曹茂说罢,刘继隆开始从北方各道拔起,继而插在了山南东道和淮南道。

“敕令,自河东、东畿、河南三道,分别调兵一万进入淮南,再敕令山南西道调兵二万进驻江陵,自京畿道调兵一万进驻山南东道。”

在他的敕令下,沙盘上的江陵府、山南东道和淮南道等处,很快便聚集起了十五万沿边兵马,还有盘踞在淮南、江陵各处的三万水师。

等角落的起居注郎记载好,刘继隆则是目不转睛的继续询问:“临州的火炮已经铸造了多少门,江陵的长江水师有多少艘战船,多少门火炮?”

“回殿下,江陵的长江水师有两万水兵,另有两千料福船三十艘,一千五百料福船六十艘,一千料的福船八十艘,共有火炮一百二十四门,主要集中在两千料福船上。”

“如今临州已经分派铸炮工匠在江陵铸炮,以泥膜铸炮法浇筑的火炮质量最佳,每个月可铸炮十二门。”

“其余诸道均已在治所处修建军器坊,但由于各道铁矿、材料质量不一,每年可铸火炮约为一百五十门。”

“如今的火炮,比起攻打河北时所用的火炮要威力更大,倍径比例也更大,炮重一千二百斤,能将五斤的铁丸打出六百步远,每刻钟能打两次。”

曹茂的回答,让刘继隆对于南征的信心更为充足,尽管一千二百斤的火炮仍旧笨重,六百步的距离依旧很短,但却已经足够刘继隆收复南方了。

“敕令耿明、李阳春、陈瑛,各自在其境内募兵四万,以便明岁入冬后的南征。”

刘继隆选择冬季南征,主要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江南气候着实不行。

别说云贵,便是在洞庭湖以南和鄱阳湖以南的广袤地界都有染上瘴气的风险。

冬季十月或十一月动兵,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左右,基本上都不用担心气候的问题。

届时若是北兵难以忍受南方气候,再将作为主力的北兵北撤,将淮南及江陵等处的南兵调往前线继续推进。

若是淮南的南兵也适应不了湖南、岭南等处的气候,那就只有就地募兵,继而将全国平定。

“殿下,若是又扩军十二万,那恐怕钱粮会略有不足。”

曹茂恭敬回答,刘继隆听后则是说道:“届时将江南诸州县拿下,钱粮便都足够了。”

“莫要小瞧了江南诸州,北边虽然遭受藩镇霍乱,但南边可没有。”

“如今南边的人口,即便比北边要少,却也不会少太多。”

“行了,此事你且去办便是。”

“那位郭郎君倒是个本分人,你若有心思,倒是可以向我们那位交河王借来用用。”

刘继隆倒是没有忘记郭岳,曹茂闻言恭敬行礼:“臣遵令。。。。。。”

眼见刘继隆不再多说其他,他这才退了出去,将敕令往洛阳吩咐而去。

只是两日时间,快马便将刘继隆的敕令带到了洛阳,而此时的洛阳城内看似平静,但私底下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要某所说,殿下也差不多该即位了。”

“唉,若是李都督尚在,倒也不愁无人劝进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