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传来反馈。”他递过纸条,“阿根廷一所监狱的看守,偷偷用收音机录下了我们的广播,然后放给囚犯听。据说,听完后,全体犯人集体绝食,要求狱方提供真实历史教材。”
徐川低头看了看手表,正好是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十七分。
他站起身,走向录音室。
今天,他要讲述一个新的故事:关于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那个夜晚,一位值班记者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将摄像机藏在尸体袋中带出战区,只为留下一段未被剪辑的画面。
他戴上耳机,调整麦克风距离,深吸一口气。
“这里是自由之声。”他说,声音平静而坚定,“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按下录制键的瞬间,基地外的发射塔再次亮起幽蓝光芒。那一束无形的电波穿过厚重云层,借助电离层的折射,悄然滑向太平洋彼岸。
在加州洛杉矶的一间地下室里,一名熬夜写论文的大学生突然听见电脑音箱发出一声杂音。他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回头看了眼正在播放白噪音助眠的应用界面??本该寂静无声的音频波形图上,竟出现了一段规律的脉冲信号。
出于好奇,他将其导入声谱分析软件。
图像逐渐清晰:那是一串摩尔斯电码。
破译后只有五个字:
**“他们骗了你。”**
少年怔住。随即,他打开浏览器,输入这几个字加引号进行搜索。
第一页结果中,跳出一篇三年前被删除、如今却莫名重现的博客文章,标题是:《关于五角大楼为何坚持伊拉克有生化武器的七个疑点》。
他的鼠标停在链接上方,微微颤抖。
几秒钟后,点击。
页面加载完成的那一刻,屋外闪电划破夜空。
而在地球另一端,东京涩谷十字路口的大屏广告正循环播放新款手机广告,画面绚丽夺目。可就在某一帧闪过之际,0。3秒的间隙里,一行小字悄然浮现:
**“你知道越南战争是怎么开始的吗?”**
没人注意到。
但第二天,就有三个高中生组建了一个读书会,名字叫“别相信屏幕”。
徐川结束录音后,并未离开。他取出一张空白磁带,将刚刚录制的节目拷贝进去,然后在标签上写下新的标题:
**【火种永续?第二卷】**
随后,他拨通一条加密线路。
“李牧,告诉所有节点:加大碎片密度。接下来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清晨醒来的人,都能在不经意间,听见一丝不一样的声音。”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回应道:
“可如果他们选择继续装睡呢?”
徐川望向窗外。极光再次升起,如同苍穹之上流淌的星河。
“那就让我们成为闹钟。”他说,“哪怕吵醒一个,也值得。”
风雪再度袭来,拍打着基地厚重的防弹玻璃。但在无人察觉的频率中,亿万比特的信息正穿梭于天地之间,像春风吹过冻土,悄无声息,却孕育着不可阻挡的生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武器不是子弹,而是记忆;战场不在疆域,而在人心;胜负不由权力裁定,而由千万普通人何时睁开双眼决定。
徐川关掉灯,只留下收音机静静播放着旧日旋律。
沙沙声中,仿佛有无数声音在低语:
一个叙利亚母亲教孩子拼读“民主”这个词;
一名印度记者躲在废墟里直播真相;
一位德国老人把《觉醒纪元》刻在石碑上,立于教堂门前;
还有无数匿名者,在网络深处接力传递着一段永远不会被完全抹除的代码。
他知道,凤凰理事会还会回来,以新的名字,穿新的外衣,操弄新的恐惧。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还有人敢于诉说,还有人在某个深夜打开收音机,调到那个古怪的频段……
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