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宋军上下为之振奋之时,一个新的危机悄然逼近。
七月初二,一支神秘部队突然出现在宋军后方,开始袭击运粮队和哨岗。这支军队既不像正规金军,也不似普通民兵,行动诡秘,手段狠辣。
"查清楚了吗?到底是哪路人马?"虞允文焦急地询问。
"回禀相公,已经抓到几个活口。"侍卫答道,"经审讯,这些人都是前些日子失踪的宋军士卒,据说被孔彦舟收买,组成了所谓的影子部队。"
"孔彦舟!"虞允文咬牙切齿,"这个叛贼,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就在此时,又有新的战报传来:汉军刘淮部已经突破黄河南岸防线,正朝着开封方向挺进。
"看来刘淮也察觉到了什么。"李显忠分析道,"他选择这个时候出击,显然是想牵制金军主力。"
"那就让我们配合一下这位老朋友吧。"虞允文眼中闪过一道寒芒,"传令各军,准备全线反击!"
七月初五,大战再起。这一次,宋军不再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李显忠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冲锋在前,张振、戴皋等人分左右翼包抄。
金军显然没有料到宋军会突然发起猛攻,一时之间阵脚大乱。纥石烈志宁试图组织抵抗,却被突如其来的火箭击中肩部,险些坠马。
"金贼败了!"宋军将士齐声呐喊。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之际,意外再次发生。那支神秘的"影子部队"趁乱突袭宋军大营,放火烧毁了大量物资。
"快!派人回去救援!"虞允文急忙下令。
这场混战持续了一整天,最终以金军仓皇撤退告终。但宋军也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仅损失了大量粮草,还折损了不少精锐。
"看来敌人是不会善罢甘休了。"李显忠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说道。
虞允文点点头:"我们必须尽快查明这些叛徒的底细,否则后患无穷。"
就在这时,一封密信送到了虞允文手中。拆开一看,他的脸色顿时变得异常严峻。
"怎么了?"李显忠问道。
"是刘淮将军送来的消息。"虞允文沉声道,"他说在北面发现了一支奇怪的军队,人数约有五千,装备精良,而且。。。。。。他们的旗帜上绣着一头黑鹰。"
虞允文听完李显忠的禀报,沉思片刻,忽然抬头道:“传令下去,立即派出精锐斥候,务必查明这支黑鹰军的底细。同时加强各处哨岗巡查,尤其是夜间巡逻,绝不能让这些叛贼再有机可乘!”
“是!”传令兵领命而去。
李显忠皱眉道:“相公,若这黑鹰军真是孔彦舟所部,那他必然已经与金军达成某种协议。否则以他的兵力,断不敢如此猖狂。”
虞允文冷笑道:“孔彦舟此人,素来反复无常。当初在宋时便屡次倒戈,如今投靠金国,自然也不会真心效忠。恐怕他是想借金人之力,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罢了。”
“那该如何应对?”张振问道。
虞允文目光深沉:“先稳住阵脚,待查明敌情后再做定夺。不过在此之前,我有一事要托付诸位。”
众人皆是一愣,纷纷拱手道:“请相公安排。”
虞允文缓缓说道:“我打算亲自前往淮河以南,面见张相公,商议下一步战略部署。此战关乎国运,不容有失。”
“相公不可!”李显忠立刻反对,“前线战事正紧,您若离开,恐军心不稳。”
虞允文摆了摆手:“正因为战事吃紧,才更需要与张相公共商大计。况且有诸君在此坐镇,我放心。”
李显忠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虞允文用眼神制止。
七月初六清晨,虞允文带着数十名亲卫,悄然离开下蔡城,向淮河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在汴京城内,孔彦舟正与一名神秘人物密谈。
“大人,事情进展顺利。”那神秘人低声说道,“宋军已经被我们搅得人心惶惶,金军那边也已经开始怀疑他们的后勤能力。”
孔彦舟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制造混乱,让宋军无法集中兵力对抗金军。”
“只是……”神秘人犹豫了一下,“刘淮的汉军已经逼近开封,若是让他们察觉到我们的计划,恐怕会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