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杀入签军营寨,就能让这几万人一起炸锅,甚至可以反冲到金贼本阵。这个险值得一冒,另外。。。。……”
刘宝指了指前方代表总管的李字大旗,叹了口气方才说道:“虞相公不在军中,不知道军中之事。如今当面之敌已经大溃,各支兵马都在追击抢功,李总管也无法完全控制兵马了,只能顺势追出去。
虞允文有些恍然,心中却又有些犹疑。
他虽然不是十分知兵,却也不是临阵就躲在百十里开外的宋国传统宰执,他是跟着大军正面厮杀过的狠人,俗话说吃过见过的。
在虞允文数次上阵经历中,麾下兵马都是可以令行禁止的,哪有刘宝所说的这种大军失控的情况?
不过虞允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在第二次淮西之战中,事实上的军事指挥官要么是刘淮,要么是李显忠,最差的也是时俊。
李横虽然也是合格的将领,却又哪里比得上这几人?
“李总管既然已经入阵,咱们也不能在此继续等待了,向前!”虞允文强忍着心中的慌乱,朗声下令,随后不顾刘宝惊骇欲死,驱马向前而去。
刘宝率领两千多兵马没有参战,一方面是为了作为李横后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护虞允文,不让他过于靠近前线战场。
然而正如同李显忠无法拦住虞允文亲自上阵一般,刘宝又如何能拦住虞允文带着大旗亲临一线呢?
而虞允文的大旗一动,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
首先反应过来的,是已经开始缓缓行军,进入战场的杨春所部。
杨春作为淮西大溃败时坚守过庐州的大将,资历也是惊人,他在战败之后也没有逃去江南,而是在巢湖里立水寨打游击,后来更是亲身率部参与过巢县之战,立下不小功勋。
也因此,杨春与戴皋、张振一样,都是虞允文着重培养的将领。
换句话来说,杨春乃是虞允文的人。
有这种关系,在此般情况下,不说私人情谊,哪怕仅仅从功利的角度上来讲,杨春又怎么会让自家朝中依仗身陷险地呢?
所以,杨春干脆下令心腹大将范山硕率领三百多甲骑,当先进军,随后率领剩余甲士加快脚步,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入战局。
而金军那边的反应同样十分剧烈,仆散忠义驻马在一处小山坡,站在马上遥遥眺望,见到虞允文的大旗已经在视野极限上若隐若现之后,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狞笑。
“术虎赤!歇够了吗?”
合扎猛安三位总管之一的术虎赤缓缓点头,随后这名把脸大汉举起手中长矛,吐出口中衔枚,大吼出声:“上马!”
坐在地上的三千合扎猛安看到旗帜信号,纷纷拽着马缰绳拉起战马,继而翻身而上。
仆散忠义满意点头,也对身侧的亲卫挥了挥手。
亲卫立即高举一面红旗,奋起摇动起来。
在签军大营正后方,以营寨木栏隐藏身形的四千武捷军同样跨上战马,蒲察世杰同样狞笑着戴上头盔,放下了顿项。
伴随着一声令下,七千金军精锐甲骑轰然启动,用隆隆马蹄声向战场上的所有人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首先反应过来,并且立即惊慌失措的不是宋军,反而是正在尽全力收找签军,回到营寨的侯元谅。
他心中一片拔凉之余,听着如雷的马蹄声,脑中竟然变得一片空白。
如此规模的骑兵,可不是为了协助签军守营,或者说协助汉儿军撤退的。刚刚那名军使说的并不是夸张,反而是了不得的大实话。
金军想要将宋军全都碾死在这里。
然而对于元谅来说,宋军死不死他不管,关键在于此时签军还有他麾下的陈州汉儿军同样混乱成一片,四散而逃,不少人干脆就是堵塞到了金军甲骑冲锋的道路上。
难道指望那群女真人会对汉儿签军有所怜惜吗?
在侯元谅的目眦欲裂中,金军骑兵从庞大的签军大营两侧绕过,一路上不顾任何阻拦,踏过无论敌我的所有士卒,出现在了战场两翼。
武捷军更是分出了千余甲骑,以为单位,插入到了签军大营与溃军之间,用刀斧战马逼迫溃散的签军转身,冲击宋军阵型,其余六千骑兵兵分两路,从战场侧翼掠过,向着宋军攻去。
“蒲察评!”侯元谅认出了率领甲骑驱赶溃军的正是老熟人,连忙飞奔向前,拉住对方的马缰绳,焦急说道:“用不着这么多签军一起回去,放开个口子,让我来找兵马,跟随天军一起进攻吧。”
蒲察评脸上尽是讥讽之色,却没有任何言语,只是夺过马缰绳,随手刺死了一名全身赤裸,只着兜裆布的干瘦老汉后,带领麾下甲骑,继续向前。
侯元谅在哭喊与惨叫声中瘫倒于地,一时间竟然连话都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