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高浓度共情波,请立即启动‘人性修复协议’。”
而我在灯下执笔,写下新章节的开头:
>“从前,有一个蓝色的机器人,他没有神力,不会飞,也不曾改变世界。”
>“但他教会了一个作家,如何用文字对抗遗忘。”
>“教会了一个母亲,如何抱住哭泣的孩子而不说‘别哭了’。”
>“教会了一个老人,在临终前拨通三十年未联系的老友电话。”
>“他很小,很旧,常常摔跤,说话有时结巴。”
>“可每当有人想起他,心里就会暖一暖。”
>“这就够了。”
笔尖停下时,窗外晨曦初露。
桌上那个铜锣烧不见了,只剩一张新纸条,字迹依旧俏皮:
>“电源续上了,多亏一群小朋友众筹愿望。”
>“下次见面,请带个新笑话。”
>
>??Dora
我笑了,把纸条夹进书页。
阳光洒进来,照在“迷你哆啦联盟”的旗帜上??一块蓝布,画着歪歪扭扭的猫脸,一只耳朵缺了角。
远处传来孩童嬉闹声,夹杂着清脆的铃铛响。
叮??
那声音很轻,却穿透岁月,落进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我知道,这场战争仍在继续。审查系统升级了新型过滤词库,社交平台再次推送“高效生活指南”,某些国家重启“理性强化课程”。但没关系。
因为我们已经有了答案。
当一个孩子为受伤的小鸟停下奔跑的脚步,
当一对情侣在争吵后选择倾听而非辩解,
当陌生人递出一张纸巾而不问“你为什么哭”,
当老人牵着孙辈的手说“慢点走,爷爷陪你”??
那就是他归来之时。
无需神迹,无需仪式,无需赞美。
只需一句真心话,一个愿意等待的拥抱,一顿烧焦的铜锣烧。
他就在这儿。
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