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强化监督问责机制,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公开透明。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赢得了基层单位的支持,也让部分原本观望的部委开始主动配合。
然而,就在改革形势一片向好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再次袭来。
某日清晨,唐烨刚走进办公室,秘书神色紧张地递上一份紧急通知:“唐主任,纪检组刚刚下达通知,要求您配合调查,涉及一笔三年前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唐烨接过通知,目光平静:“我知道了。请帮我安排时间,我会全力配合。”
他知道,这场较量已经进入深水区,对方不会轻易罢休。但他也清楚,自己早已不再是那个初入官场的新人,而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风雨洗礼的改革者。
他没有慌乱,也没有愤怒,只是默默地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真正的改革者,不怕审查,只怕沉默。”
当天下午,他准时出现在纪检组办公地点,神情坦然,语气坚定:“我愿意配合调查,但我希望你们明白,这项改革关乎国家未来,不能因一时的争议而停滞。”
调查人员看着他,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几天后,调查结果出炉??没有任何违规行为,所有经费使用均符合规定。
但这一次,唐烨没有再选择忍耐。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公开表态:“如果我们总是用过去的账本去否定现在的努力,那这个国家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改革者。”
这句话,传到了更高层,也传遍了整个系统。
不久之后,国务院正式发文,宣布由唐烨担任新成立的“国家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全面统筹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那个曾经站在风口浪尖的改革先锋,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夜色如墨,唐烨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却无比清明。他知道,前方还有无数挑战等待着他,但他也坚信,只要坚持初心,步步高升的,不只是权力,更是理想的高度。
唐烨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北京城,思绪却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专项工作组成立后,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来自各方的压力也愈发明显。
他深知,自己已经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每一次政策的推进,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会引来新一轮的质疑与阻挠。但他也明白,真正的改革者,从来不是在掌声中前行的。
秘书推门进来,递上一份文件:“唐主任,这是财政部刚刚发来的反馈意见,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首批拨款名单。”
唐烨接过文件,快速翻阅了几页,眉头微皱:“有几个项目,财政那边还是持保留态度?”
秘书点头:“是的,主要是对部分高校科研团队的成果转化能力存疑,担心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唐烨沉思片刻,随后说道:“这样,你安排一下,明天上午我要亲自去财政部一趟,跟他们当面沟通。”
秘书应声离开后,唐烨坐回办公桌前,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信任、效率、监督、责任。
他知道,要让这项改革真正落地,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任机制。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只有在制度设计上下足功夫,才能让每一笔资金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第二天一早,唐烨准时出现在财政部会议室。会议室内,几位核心评审专家已经到场,气氛略显凝重。
“各位,”唐烨开门见山,“我知道大家对部分项目存在疑虑,但我希望我们能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需要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信任,也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位财政部官员轻咳一声,缓缓开口:“唐主任,您的观点我们理解,但财政资金有限,我们必须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值。”
唐烨点头:“我完全同意。所以我想提议,在基金拨付的同时,建立一套动态评估机制。对于获得资助的项目,我们要定期跟踪其进展,并设立退出机制。如果项目进展缓慢或效果不佳,我们可以及时调整资源分配,而不是等到最后才发现问题。”
会议室内沉默了几秒,随后有人点头表示认可。
最终,财政部同意了大部分项目的拨款申请,并承诺将配合科技部完善后续监管机制。
会议结束后,唐烨走出大楼,阳光洒在脸上,带来一丝久违的暖意。
他知道,这只是漫长征途中的又一个节点。前方还有无数挑战等着他,但他也清楚,只要坚持初心,步步高升的,不只是权力,更是理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