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仿佛能够预料到他们心中所想那般,然后将他们的所有的想法通通捏碎。
之前他们还心怀侥幸觉得天幕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先机,现在看来他们真是自我感觉过良好了。
天幕哪怕不是想要他们的命,也是想要他们一无所有啊!
所以他们要就这么认命吗?可那是他们一辈子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几百年的积累啊!
而在这时,之前一直没说话的狄仁杰先是对着百姓们拜了一拜,而后对着武皇道,“陛下,臣既为宰相,那就当作为众臣表率。臣愿交出臣名下的几亩薄田,留下的田地够让臣一家老小的粮食便可以了。”
武皇眉头一挑,哪里看不出狄仁杰的目的?
狄仁杰一向廉洁,除了俸禄和她的赏赐外,应当是没有别的进项的。
当然如今朝臣的俸禄待遇并不算差,狄仁杰作为宰相自然算不得拮据,但也不富裕。
对于这样的臣子,武皇向来宽容,甚至体贴。毕竟要是朝臣们都能像狄仁杰这般的话,她也就不用操那么多心,天下又何至于此。
更何况就狄仁杰家中的那几亩薄田,捐了又有多少呢?
武皇并不愿意让自己倚重的大臣过得困苦,如果是之前她定然是摆手示意狄仁杰的捐献没什么必要。
但她知道狄仁杰是想要通过自己带头,将别的朝臣们架起来,逼迫他们主动捐献。
毕竟如果能“和平”解决的话,自然是最好的。
武皇自然不会浪费臣子的心意,当即大声夸赞。
“既然如此,你的田朕就替百姓收下了,狄卿果真是为国为民,高风亮节啊!真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
一旁的李云乐也看出了两人的意图,开口附和。
“狄大人不愧是百官表率,就是高风亮节,安乐也跟百姓一样对您佩服不已!”
说着,她还对着狄仁杰作了个揖。
狄仁杰则是连忙回道,“臣哪能让郡主受这样的大礼呢!郡主才是想民之所想,对比起来臣之前实在是徒有虚名啊!”
李云乐没再多说,但她觉得狄仁杰多半是谦虚了。
这样的顶尖文臣怎么可能真的认知不到?不过是知道在当时根本做不到,也就不提罢了。
事实上唐玄宗时期便已经意识到土地制度出了问题,查抄出了不少被非法占有的土地,然而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并未改变府兵制消亡,募兵制崛起的趋势。
至于现在嘛,既然狄仁杰选择谦虚,她自然也不会挑明。
周围朝臣们见状,却是将狄仁杰在心中骂了又骂。
就你清高!就你会表现!就是仗着没几块田舍了也就舍了,刚好用来讨好武皇吧。
哪怕到了这个时候,绝大多数朝臣们心中还是舍不得那些土地的,毕竟哪怕是被武皇查抄最多也只是查抄他们名下那些不合法的土地。
可依照如今的狄仁杰所言,那可是除了家中所需之外的土地通通要被捐献出去啊!
所以哪怕知道如今最好跟着狄仁杰一起“进献”田地,换取被武皇宽宏大量处理的机会,朝臣们依旧陷在深深的犹豫之中。
要不然装装死,就当没听懂混过去?
然而李云乐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呢?她当即对着百姓们喊道,“狄大人已经带头捐献了家中的田产,真真是心怀天下,百官表率。”
只是末了她又补充了句,“当然我不是说其余大人们不行,他们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定然也是心怀苍生,他们只是一时不察罢了。”
李云乐的一番话直接让朝臣们人都快裂开了。
好家伙,真是可恶!怎么还在百姓面前捧杀起他们了?
朝臣们脑海中思考着该如何蒙混过关,却听见台下的百姓们已经喊了起来。
“狄大人虽然不当父母官了,但还是想着咱们!”
“俺还记得狄大人在大理寺时为百姓伸冤时的样子,真是断案如神啊,大善人!”
“请受俺一拜!”
“俺也先谢谢各位大人了,大家都是心系百姓的好官哩。”
“对对对,有了各位大人,俺相信今年一定能过个太平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