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 2330(第10页)

2330(第10页)

【据太平公主晚年所说湳枫,当时她是很不耐烦的,她觉得李云乐想要收刮她那么多的田地,现在竟然还好意思来装“好人”跟她“亲近”。】

【不过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也知道现在在李显、李云乐父女手下讨生活,到底还是得给些面子。而且她也觉得自己到底是长辈,怎么能怕李云乐一个小辈?“孝”这个词压上去,就谅她李云乐绝不敢对他做什么。】

【然而等到看到李云乐带她去的目的地——长安郊外一处破败的村庄后,太平公主顿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心中警铃大作,她觉得这丫头肯定是故意带她来这难为她的!】

【太平公主向来是暴脾气,能忍这么久已实属不容易,于是当即在心中打着腹稿,决心一只要李云乐敢开口,她就要怼回去,让李云乐知道什么是长辈!】

天幕下太平公主听着天幕对自己心理的剖析,还是有些羞赧的。

虽然她一直是这样的性子,但之前她从未有一刻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的……幼稚。

可她出生便是大唐最为尊贵的公主,人生最大的波折应当便是母亲杀了反对她的驸马薛绍,那时的她一夜之间懂得了权力的可怕,面对武皇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然而需要她小心对待到底只有这么一个,更何况因为忌惮,兄长们都母亲流放或者监视中。

而她作为她唯一的小女儿,母武皇对她自然还是有许多偏宠的。

也因此她向来高傲,一旦对方做了什么事情让她不顺心,她便会觉得对方是在针对自己。

哪怕面对大权在握的侄女,她能忍下一时,也不可能忍得太久。

同样的她自认未来的自己可能也会去争权夺利,但却不会成为谁的拥趸。

所以李云乐究竟对她说了什么,会让她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

然而天幕接下来的话却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然而李云乐却是一言不发,只丢给了太平公主一件普通百姓的衣服,并让她换上。太平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穿过这样差劲的衣服?自然不肯答应,但这一次安乐大帝却是没惯着她。】

【快几个身强体壮的中年妇人到了她的跟前。太平公主只能咬牙将衣服换上,然后不情不愿地跟着安乐大帝转了起来,决定找机会反击。】

【只是安乐大帝除了这一桩事比较强硬外,之后又回到了不发一言的状态,让太平公主满腔的怒火根本找不到发泄的机会。太平公主倒也不是一直纠结一件事之人,见到安乐大帝迟迟没有动作,便开始观察起了周围的环境。】

【而后见惯了纸醉金迷的太平公主第一次看到了皇宫之外那些贫瘠的土地,看到了那些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人,看见了百姓挖光了山上每一寸土地,将树皮、草根都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还看见了百姓因为家中贫困将刚出生的孩子丢掉或者直接溺毙……】

虽然没有画面,甚至只有寥寥数语,但天幕下的百姓都已经低低抽泣了起来。

这些话语都是他们如今的写照,甚至于现实中的他们还要更加的凄惨。

天幕都将他们得苦难看在了眼中,安乐大帝也看见了,不然怎么会带着太平公主去看他们呢?

武皇也在心中叹了口气,李云乐倒是有心了。

的确,说再多也不如将血淋淋的现实摆给他人看。

虽然太平有些“何不食肉糜”,但有她从小的教导,也不至于到视百姓苦难于不顾,继续鱼肉百姓的程度。

【据晚年的太平公主所说,这一幕对于她是无比震撼的,甚至在安乐大帝面前都维持不住之前高冷淡定的模样。】

【在这之前她一直认为大唐正处在盛世之中,虽说不能让人人都吃饱,但百姓也应当也不会过得特别差,毕竟她所到之处都是衣着体面的百姓们,然而眼前这一幕幕却是击碎了她从前的所有认知。】

【太平公主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始主动询问安乐大帝,为何百姓们会过得这般的苦,天底下还有多少这般凄苦的百姓们?她希望能从安乐大帝口中听到这样的百姓只是极小一部分特例。】

【然而安乐大帝的回答却是更让她震惊,这些百姓的确是全天下百姓中的特例,因为还有更多的百姓过得更加凄苦百倍。】

【太平公主下意识地不信,毕竟比眼前的百姓还要惨上百倍的话,那些百姓们还能活吗?然而安乐大帝却是一笑,反问她,“天子脚下尚且这样,你真的会以为更远的地方的百姓会过得比他们好吗?活不了自然就不活了呗,你猜猜现在普通百姓的人均寿命是多少呢?”】

【这一句反问彻底问住了太平公主,让她无力反驳。对啊,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又何况别处呢?】

【至于导致如今这种现象的原因太平觉得也不必再问,安乐这些时日做的事情早已经回答了。】

【回程路上依旧跟来时一阵安静,但太平公主却知道一切都变了,她不能再对看到的一切都视若无睹。她虽然并未当做继承人来培养,但也告诉过她要爱护百姓,要承担起李唐公主的责任。她的父母皆是皇帝,她又怎能堕了他们的威名?】

【于是在纠结了回程的一路后,太平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邀请彼时的安乐公主进她的府中商议,愿意主动上交她多余的田庄。】

天幕下的太平终于明白自己为何会有那般大的改变,原来不是李云乐让她改变,而是天下的百姓让她改变了!

在听到自己为了百姓终究还是上交了土地时,太平公主为百姓揪着的心放下一些,还好她没有一错到底。

李云乐这丫头做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也算是为百姓做了一桩好事,她就勉强不计较了。

作为母亲的武皇也是露出了个欣慰的笑容,太平果真没让她失望。

满朝臣子都读的是儒家经典,自然知道太平公主主动上交田地的意义。

虽然并不想再涨女人们的气焰,但是部分有良心的朝臣或者想要媚上的朝臣们都纷纷夸奖起了太平公主“高义”。

至于百姓们也纷纷磕头,大声谢过太平公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