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怕的便是没有希望,一辈子都得认命。
而现在他们知道他们终于有了翻身的希望,哪怕这希望很是渺茫。
不知是谁带头对着天幕行礼,很快天下无数百姓也跟着或鞠躬或叩头。
农庄中,李云乐也觉得望向自己的那些目光从之前的打量探究渐渐变成了欣赏、佩服。
百姓们自不必说,满眼都是崇拜。
不少从前因她是女子而反对她的朝臣的眼神中厌恶竟是也渐渐褪去,变成了犹豫、纠结,遗憾。
就连武皇也是一脸欣慰地望向了她,仿佛在说,不错哦。
李云乐短暂的一时间压力倍增。
且不论她还没成为皇帝,经天幕这么一给她宣传,众人对她的预期肯定更高了,
不过李云乐倒也算不得特别害怕,她虽然信奉低调发财,但是这样的压力也是动力。
哪怕未来的自己没能让百姓彻底满意,但只要能比天幕中的未来发展得快一点,再快一点那就是好事一桩,她的个人名声没那么重要。
好在很快天幕女声再次响起,稍稍减缓了一番如今激动的氛围,虽然收效也不大就是了。
【当然哪怕我是安乐大帝的粉丝,我也要说一句。封建帝王们推广科举本质还是为了打压世家,收拢皇权,维持皇权的稳定统治。】
【而从现在回看那段历史,科举制给底层人提供了上升通道,让那时的社会更加有活力,但反过来也延缓了封建王朝的彻底终结。】
【毕竟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讲,你只要给他们希望不让他们绝望,他们便会持续忍下去,而不是拿起刀开始造反。】
百姓们稍稍愣了半晌,却是又继续行礼。
什么上升不上升的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让未来有盼头他们就拥护谁,谁让他们活不下去他们就跟他们拼命。
而“安乐大帝”显然是前者。
寒门士子自然听懂了天幕的话,帝王的最大目的自然是维护他们的统治。
可那有怎么样呢?他们天天盼着赏识自己的君王出现,不也是想一展抱负,获取功名利禄吗?君臣之间大多数时候也是在互相利用。
只是不少士子却又有一种模模糊糊的预感,安乐大帝是真的想要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圣人般的存在不是吗?
武皇也在反复咀嚼着最后一段话。
这后世的观点的确新奇,这是她从前没有想到过的方向。
那些看似对百姓好让渡上层利益的政策,反倒是延长了皇权的统治。
按理说这是件好事,至少这样社会会更加的稳定,百姓能受更少的苦,但听那女声的语气却是并没有那么开心。
她仿佛是很是不喜欢他们这个“封建王朝”,哪怕是“安乐大帝”的粉丝却依旧不喜欢“皇帝”。
这一刻武皇心中对后世充满了好奇,她是真想看看那后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还有李云乐,武皇越发确定她做的那些事都在加速这个世界朝着那个后世的世界转变。
她究竟是无意为知,还是故意的?
无意的也就罢了,故意的那就有意思了。
而且她在天幕中展示出来的主张似乎跟天幕女声的观点不谋而合,她为何会生出那样超出时代的思想呢?
李云乐也在思考天幕的话,天幕所说对她自然不是什么新鲜观点。
她很清楚科举制对于华夏来讲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讲定然还是有利的。
只是呢科举在原本的世界里逐渐走向僵化,禁锢住了华夏人的思想,才会对华夏民族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想到这,李云乐恍然间如梦初醒。
不,她的科举改革远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未来的自己应当是不会犯下这个错吧!
她要是只改了形式,不改科举内容那岂不是又让华夏走了老路?
还有科举只是理论上给了所有人公平的竞争环境,但实际上读书的门槛却早就将大部分百姓排除在外!
好在这时天幕接下来的话让李云乐放心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