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大多数都是儿子的话,那她可真正地有些难办了。
甚至她觉得有一个儿子也不错。毕竟孩子的性别并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她也正好给后继者做个示范。
当然她唯一有些抱歉的就是那个男孩,不管什么原因,他都是无辜的。
一个孩子不应该出生后仅仅因为性别问题便便遭受不平等的对待。
好在这时天幕的话让李云乐心中的愧疚消解了不少。
【为什么一定要传给女帝的原因大家应该都心知肚明,所以我就不多解释了,接下来说说安乐大帝对几个孩子的安排。】
【相较于许多人的虚伪,安乐大帝这个人十分的敞亮,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孩子。】
【在几个孩子稍微大点,明了事理后,安乐大帝便将一切都摊开告诉了二皇子。】
【她将如今的政局和社会风气都分析了给他看,而后告诉他。
“因此朕不可能将皇位传位给你,毕竟若是将皇位传给你那朕过去的努力很可能都白费。但同样的你也不用承担皇储的责任,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不管是航海去看所有想看的一切,还是想要去写诗作曲,还是醉心科学研究……母亲都会百分百的支持你让你一展所长。”】
【对于自己注定无法继承江山这件事二皇子自然是无法不在意的,这倒不是说他野心大,对皇位有觊觎,但任凭谁面对父母的偏心举动想必都无法心平气和。】
【不过当安乐大帝明明白白将话说清楚之后,二皇子在消沉了一周之后反倒是想开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知道母亲并不是不爱他,只是因为现实因素不得不放弃他,更何况当皇帝也并没有那么好,他虽然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但却能发展自己的兴趣,也是好事一桩。】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二皇子成年后便组织了自己的船队开始全球航行,成为了著名的地理学家。而他也是第一个有记载登上南极的人。】
这一刻李云乐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真好啊!看来那个孩子并未因此消沉,还找到了他自己的路,一展所长,发挥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唯有不少男子面色黑沉,特别是权力欲望十分旺盛的人。
他们在心中大骂,蠢货,蠢货!这二皇子怎么被那李云乐三言两语就给骗到了?!那什么全球航行怎么比得上那皇位?
她不给你你难道不会自己去争吗?如今大唐的皇位有几个是前任皇帝心甘情愿传给下一任的?只要他愿意争,他们这些男子天然便会是他的拥趸。
如果他能争到皇位,他们就能一改女子当政的局面了。
然而同时他们心中还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们,如果按照天幕所说发展下去,那安乐大帝的权势将会比曾经的太宗陛下还要强势,皇位更是稳如泰然。
别说一个皇子想要去争皇位,哪怕是他们所有人联合在一起他们也不可能动摇分毫。
除非他们能把那两个皇女都给杀了,安乐大帝说不准才会考虑传位给儿子。
然而想到安乐大帝那些雷霆手段,他们心头顿时一颤,首先他们逃不过安乐大帝的雷霆之怒,大概率小命不保。而且哪怕真到了那个地步她也可以从宗室里挑选宗室女继承皇位。
至于通过在皇帝面前争宠的手段争夺皇位就更不用考虑了,毕竟安乐大帝一看就是心志坚定的人,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个人喜怒而置国家大事不顾。
所以难道那二皇子就是想明白了这些,才干脆躺平接受了?
……
【其实依照安乐大帝那时的权势,其实她想将皇位传给谁都很容易,没人敢跟她作对。但她还是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后续皇位传递的继承准则。】
【华夏从周朝以来便开始盛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他们占着大义,仅凭一个嫡长子的名头便能得到无数人拥趸,虽然最终能继承皇位的嫡长子数量并不多。】
【当然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安乐大帝已经推行了男女平等的继承政策,所以大家都猜她会将嫡长子继承制修改为长子长女继承制。】
【不过安乐大帝毕竟是安乐大帝,她就不是那种因为一个名头就认定谁谁谁就适合做什么事的人,向来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而在皇位继承上她也是这样的。她当时就提出了立储应当选贤,而不是一味立长。】
天幕下,一直沉着听着天幕讲述的武皇眉头一跳。
果然,她就知道这丫头终究还是要作作妖的,这可真是太会给自己找事了!
虽然这几百年里甚少有嫡长子最后顺利继承皇位,但隋唐以来,不管是皇家还是世家对嫡长子都很是重视。
其中的原因自然不仅是因为他们思想古板的原因,而是因为“贤”的标准实在难以界定,但“长”的标准却是十分简单。
立长才能避免家中子弟互相争斗,让皇位继承乃至家族继承更加稳定。
她能理解李云乐的心情,不想将皇位传给无能的废物,但她这么一改,真的不怕弄巧成拙吗?
而此刻的李云乐却是一点不担心,若是在她在其他朝代还可能稍稍担忧一番,担心这一举措引起皇室子弟之间互相残杀,皇位继承混乱,引起社会混乱。
但这可是唐朝!他们大唐不是一直奉行着玄武门继承法,谁行谁上吗?
反正都很混乱了,她何必去担心会不会更加混乱呢?
更何况她相信自己制定的方法相比较起来肯定会“和平”得多,而不是像玄武门那般还需要打打杀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