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么一点见解,在李玄衣看来极其的幼稚,可那个时候的李会年纪才多大?在此之前,他甚至连书都没有读过,写字都不会。
故而,此次归京调任,在见到了恩师诸葛亮之后,李玄衣将李会也就自然而然的推荐到了诸葛亮那里。
这是一块璞玉,应该给他找一个更好的老师。
“孔明再得佳徒!可喜可贺呀!”
听到了殿中的那个少年郎,居然是诸葛亮的徒弟,不少相识的官员纷纷恭喜道。
当然,有几个,心中也是暗暗的发酸。
良材美玉,怎么就他们遇不到呢?
一个好徒弟,可不是这么容易遇到的!可是,这个诸葛孔明,前前后后可是遇到了两个。
当然,真要说起来,那第一个还是王羽推给他的。
当初,是王羽让还略显稚嫩的李玄衣跟在诸葛亮身边学一段时间,这才间接的促成了这一段师徒缘分。
一个李玄衣,小小年纪,如今就已经官至郡守之位,过两年升刺史是妥妥的。在各道晃荡上几圈,未来,成为六部高官都是很可能的。
甚至,以他的这个年纪,参与六部高官之时恐怕也不过才是中年,未来竞争一下丞相之位都是很有可能的。
而如今殿中的李会,同样是了不得。虽是舞剑,亦是比试,可是,却让已经从军多年的关平剑法大乱。
当然,这并不是说李会实力比关平强。十五岁的李会,在实力上还是没办法和二十一的关平比的。
奈何,舞剑和真正的比试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性质的比试,还是更加偏重于技巧,力量上的用处不大。而还没有进入成长期的李会,在这方面肯定是比起已经快要长成的关平差的远。
毕竟,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李会本身也从来在力量上没什么建树,也就是正常将领的程度。
况且,众人都知道,如果是仅仅只有武道天赋的话,诸葛亮会收这么一个徒弟吗?
换而言之,殿中的这个少年郎是一个妥妥的文武双全的苗子。
先后收了两个优秀的徒弟,在场的官员心里面多多少少都要酸上一下。
“叮,李会,统帅。。。。。。武力91。。。。。。
技能,武将,流云未完全觉醒。。。。。。”
十五岁,就已经有91的基础武力了!
这更让王羽侧目了!
王羽十五岁的时候,都还没有这个实力。当然,王羽同样的年纪,除了外功之后,还有齐头并进的内功。但是,李会内功才刚刚入了门。
但是,王羽从小到大是什么待遇?而李会,他从小到大是什么情况?
故而,或许,表面上看,十五岁的王羽比起十五岁的李会,相差不多。但实际上,王羽的天赋比起李会的武道天赋要差一大截都不止。
再则,底下那些臣子们能够想到的,王羽同样能够想到。
能够让诸葛亮收为弟子,李会,绝对不仅仅只是武道天赋出色,这是一个真正的文武全才。
“孔明,这些年为朕镇守东夷多年,功不可没,朕宝库中有一风雷神鹰枪,今日,正好赠于孔明,聊表朕心!”王羽沉吟一声道。
“臣谢陛下赐!”诸葛亮双手回礼一笑道。
风雷神鹰枪,说是赐给他的,实际上,分明是借他的手给李会的。这一点,诸葛亮还是明白的。
不过,赏给他徒弟的,比赏给自己还要让诸葛亮高兴。
这杆枪,说起来,其实还是镇南大将马格里的枪,在老马家都已经传了好几代了,马格里几个月前被李元霸在战场上一锤轰死之后,这杆枪就到了王羽的手中。
这些年,南征北战的过程之中,从战死的敌将手中得到的神兵利器还是不少的。
只不过,绝大部分都被杀死那些敌将的将领自己收藏掉了,毕竟,这本身就是他们自己的战利品。神兵利器,这种东西谁都不会嫌多。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给儿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