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六十八章
哎,现在朝廷的秩序逐渐恢复,估计就看不到这么多乐子了,真是让人大觉遗憾啊……
好在,相比于那些仍在洛阳等待一展才华,在陛下面前露脸的人,他这个已包袱款款往荆州办事去的,怎么都该算来得及时。
在张飞险些要因他笑得放肆而上前来“教训”他前,郭嘉及时地止住了笑,答道:“此一时,彼一时,我这盐可不是用来入菜,它是货物,但也可能,不全叫货物。”
旁边,孙策眉头一竖:“你能不能将话说清楚些?”
跟这些文人打交道真是麻烦,就不能都学一学公瑾吗,知道他听不明白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也就不搞什么故作高深的路子,有话直说出来。
不过总算郭嘉此人,比起吴会的名流好上太多,言辞之间对他们这些武将也不落尊敬,也没那么多端着的架子,让人并不觉讨厌。
可听不懂就是听不懂,还不如直说,此次执行陛下的任务,要让他去打谁。
郭嘉答道:“孙小将军稍安勿躁,此次既为智取,还需劳烦你与孙将军驻军缓行。到时自然知道,我意欲何为。”
这一团乱麻的荆州局势中,荆南望族是其中的关键。
但望族之中又分高下,还分敌我。
不能让此地的宗贼落马,成全了物资匮乏的陛下,这荆州,却还在荆楚名门的掌控之中!
……
汉水中游,隔江而望,立有两城。
北为樊城,南为襄阳。
按说襄阳位处水南,该叫襄阴才对。但这城中另有一种说法,说这襄阳之南,便为砚山,北水南山,实为“负阴抱阳”的好格局,就此颠倒,于是名为襄阳。
也不知是否真有风水命理之说,江北的樊城,充其量也只是荆州的一座要塞,襄阳却是名流聚居之地。
就以荆南望族蒯氏为例,族中青壮大多住于襄阳。
郭嘉话中提到的蒯越,如今也在此地。
此前他为避祸,向何进大将军申请,调往汝阳,又因洛阳生乱,干脆辞呈一丢,直接跑回了荆州。
襄阳安定,他闭门读书,也正好观望北方局势。
月前,陛下于洛阳发出的招贤令,其实送到过他的面前。
但光是这一封唯才是举的招贤令,对于已经冒险过一次却失败的他来说,恐怕还没有这么大的诱惑。
还是如今这样的安静舒坦……
不对。
蒯越搁下了书简,向窗外探头侧耳,就听到前院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动静。
他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裹上了夹袄,推门向外走去,直到了那热闹的源头。果见动静又是他那大哥蒯良弄出来的。
“你这又是在做什么?”
“来关照关照你这位闭门之人。”蒯良笑着,招呼着后面的人入内。
这形貌温和的男子举止间自有一派文人端方的气度,就是有时候热情得让人有些头疼……
蒯越往蒯良身后望去,就见后面的人扛着的……竟是一扇扇的猪肉牛肉。
“你这……我何曾短了肉食啊?”
蒯良笑道:“来见你的路上遇到了件稀罕事,顺手多买了些,且听我跟你
说说。”
他摆了摆手,
示意同来的仆从将东西都交给了蒯越府中的人,
自己则拉着蒯越向内院走去:“冬日天寒,你先让我去屋中暖和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