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大江南堤项目招标,天成建设集团的标书让一众参与评标的专家全都大跌眼镜。
不但在他们认为已经非常严苛的工期上还缩短了15天时间,报价也是最低的。是在管理成本上有大幅度的缩减。为此,评标委员会的专家组专程把天成建设的老总周建请过来,想让周建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这种明显不符合常理的成本核算是没法通过的。
这次周建给专家组展示的不再是简单的土方运输。而是模拟了9处相隔4-8公里远的工地。分别是挖土,扎钢筋,以及浇筑3个项目。每个项目又有3处施工地点。每处工地的相隔距离不等。
参与展示的有挖机班组和泥头车,钢筋班和钢筋运输车,田螺车以及搅拌站。
只见周建一声令下。每一台挖机,每辆泥头车,每一辆田螺车的操作人员都从耳机里收到了指示。
挖机挖了土要倒给哪台车,那台车车顶的指示灯就会点亮。当土方装到一定量之后,指示灯就会熄灭,同时司机就会操纵车辆离开,挖机也会看到下一个需要装土的目标车辆。该车已经挪移到了挖机挖斗够得着的位置。
钢筋班的工人胸前别着一个运动相机。不断的扫描每条钢筋上的条码。工人使用工具把自己扎好的钢筋上的条码撕掉,顺手就装到自己工装的口袋里就好。这是后面对账的凭证,同时也是日后质检的凭证。钢筋上用激光刻上了编号。谁的活没干瓷实,质检的时候一目了然。
田螺车那边是最简单的。没啥技术含量。只是在调配上更科学了一些。暂时看不出名堂。
几个展示场地,尘土飞扬。热火朝天。看似一锅粥,实则有条不紊。在现场的技术人员只需要拿着平板时不时核对一下现场的状况就好。或者是拿着工具去检查一下钢筋班的师傅干活的质量。发现活没干瓷实的,拿个手机输入钢筋上面的编号,立刻就能知道活是谁干的。把人叫过来返工。
评标组的专家们都惊呆了。
“这……这些设备都是联网的?”一名专家问到。
周建拿手指了指不远处高地上一台皮卡车。
“那是华伟最新的移动基站。能覆盖方圆2公里范围。同时接入3200个移动设备。等到正式动工,我们一共会投入几十台这样的基站。确保整个工地范围网络全覆盖。
另外,每台设备该做什么,操控员都会从耳机里接收到最详细的指令。包括车辆行驶路线,挖机该给哪台车装土。
甚至哪台车需要加油了,都会规划处合适的时间和路线,让司机把车开到附近的加油点。
至于车辆临时发生了故障,司机只需要按下一个按钮。如果有候补的运力补充就会立刻协调补充。如果没有,电脑就会立刻重新规划车辆和路线。让每个单位的效益做到最高。“
周建解释到。
“周总你是说现在这些全是由电脑在指派模拟?而不是人拿着对讲机?”
“人脑哪能同时看9个工地100多台设备150多号人哦。。。千里眼顺风耳来了也搞不定撒。”周建笑道。
“……那这些装在机械上的设备,不便宜吧?”
“具体多少钱,我也不清楚,但是那些不是最贵的。最贵的还是为这个项目开发的那套系统。没有那套系统,就没有办法把这些个体整合到一起。
各位请看,比如那些排队等着装土的泥头车。车上就装了好几个传感器。一个是感知车厢负重情况的。分辨空载和重载的状态。另外就是4个距离传感器了。能够通过和相邻的车辆上的传感器互相作用,从而感知出彼此的方位。
距离挖机最近的那台空车,车顶的指示灯会闪烁,指示挖机把土挖到它那。一旦车厢负重达到标准,灯光会熄灭。然后司机会收到指示离开。如此循环接力。
至于挖机。上面会有一个摄像头,能分辨周遭环境。这块挖得差不多了,会提示挖机师傅把设备挪动到更方便挖掘的区域。如果挖机迟迟不动。会上报异常。项目部可以查看挖机驾驶室内的摄像头,看看师傅在干嘛。“
周建说到。
“……防止别人磨洋工?“
“当然。本来,每一车土,是哪台挖机挖的都会算得清清楚楚。每一辆车运了多少吨的土,跑了多少路程都会算得明明白白。大家都是为自己做事。多劳多得。如果这样还要磨洋工的话,那不好意思。我们会一级级往上联系,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周建说到。
这就是全资总包的硬气。不像那些需要下面分包商垫资的总包。对下面的管理很不到位。
跟着评标委员会一起来看热闹的沈春明乐简直乐坏了。
没想到颜浩居然随手一拨弄就给他送来这么一份惊喜。
别看天成现在还只是家没什么名气的公司。如果现在看到的这一切在大堤项目上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以后天成的订单压根就不用发愁了。甚至能同时承建好几个大型项目。只要资金跟得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