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爹的五十大寿,办得风风光光,四九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几乎都来了。
唯一的遗憾,是女儿二十五岁“高龄”,还待字闺中,成宾客们眼中的笑话,口中的谈资。
本来项琰的几个哥嫂都劝她躲起来,别坏了大家的兴致。
项琰心想,待字闺中不是杀人放火,没什么可见不得人的,用不着躲。
那一天,她腰板挺得比哪个人都直。
五十大寿一过,她直接跪在族长面前,求族长允许她做工匠,允许她接活,允许她不嫁。
族长脸都黑了,冷笑一声说:绝无可能。
于是她昂起头,提出要求:那我要出府单过。
一句话,何止项府,连四九城都被她炸翻了锅。
爹把手都举起来了,却在听到她说“舍不得爹娘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这句话后,又把手放下去。
娘骂她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一边骂,还一边打,可打着打着,就把她搂在怀里哭。
可再哭,她还是要出府,留在这个家里,她只会被活活困死。
因为爹的五十大寿,朱家人和谢家人都进京祝寿了。
族长开了祠堂,与项氏一族人商议后,把两家当家人请过来,说项琰想要出府,必须答应两个条件:
第一:此生不能接任何工程。
第二:须得在项家族中挑一儿一女,继承家业。
这两个条件就连大舅舅他们听了,都沉下了脸。
第一个条件是掐断了项琰的活路。
第二个条件是在掐断项琰活路的同时,又怕她将来飞黄腾达,家产旁落,于是又算计起她的身后事。
当然,她还有一条路可选:从项氏族谱中除名,从此再不能踏进项家半步。
项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原因只有一个——
项家有她最爱的爹娘,他日爹娘病弱,她想床前尽孝,替他们养老送终。
这是她一定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