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割鹿记 > 第九百七十章 今日之双雄(第2页)

第九百七十章 今日之双雄(第2页)

洛阳韦府,韦霁盘膝坐于废墟之上,手中握着一块残破玉简,上面仅存四个字:“**信不可欺**”。他嘴角带笑,气息渐弱,终至无声。仆人赶来时,只见他面容安详,似睡非死,而掌心玉简已化为粉末,随风而去。

河西走廊上,商队首领收起拜礼,转身对身后众人道:“传令下去,余烬盟各部即刻行动。接管粮仓、释放奴婢、开仓赈灾。凡门阀旧产,一律归还百姓。若有阻拦者??”他顿了顿,拔刀斩断马缰,“杀无赦。”

而在江南水乡,一名老渔夫正摇橹归舟。他不知天下剧变,只觉今晚月色格外明亮。忽然,湖面泛起涟漪,一朵莲花自水中升起,花瓣展开,竟是一枚小小的铜钱,上面“太平”二字熠熠生辉。他拾起一看,怔住良久,而后咧嘴一笑,塞进怀中,哼起一支古老的小调: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人高楼饮美酒,几人流落在街头?

>今夜东风扫旧雪,明朝江畔种新柳……”

歌声悠悠,传遍十里烟波。

幽州地宫,此时已成一片废墟。李烬扶着受伤的应知成走出坍塌的入口,回望那仍在发光的高台,低声道:“她还能回来吗?”

瞎眼老僧站在不远处,手中铜磬早已破碎,唯余一段绳索垂落。他仰面朝天,仿佛能看见星辰运转。

“她已不在形骸之中。”老僧说,“但她也没有离去。她成了某种更广大的存在??就像风穿过山谷,雨落在田埂,就像一个人在绝望时忽然想起‘我还想活’的那个念头。”

郭光握紧手中的铜钱,感受着那持续不断的温热。他忽然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我们得把她带回去。”他说。

“带回哪里?”李烬问。

“带回人间。”郭光坚定地说,“哪怕只剩一缕意识,也要让她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变好。”

就在此时,高台最后一道光芒收敛。卢青词的身影缓缓消散,但在原地,留下了一件东西??那是一块巴掌大的青铜残片,上面刻着半个“卢”字,边缘焦黑,显然是从某块更大的铭文上硬生生掰下来的。

李烬拾起它,眉头微皱:“这是……愿力石板的碎片?”

瞎眼老僧伸手触碰,忽然浑身一震:“不对,这不是普通的石板碎片。这是‘初愿碑’的残角。”

“初愿碑?”郭光不解。

“传说中,三百六十块愿力石板最初并非分散天下,而是合为一体,立于上古圣王祭坛中央,名为‘初愿碑’。”老僧声音低沉,“据说,只要集齐所有碎片,重新拼合此碑,并以至诚之心点燃灯火,便可实现一个超越因果的愿望??不是改命,不是逆天,而是重塑规则本身。”

三人默然。

良久,李烬将残片收入怀中,淡淡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什么?”郭光急道,“如果我们能许愿,为什么不直接许一个‘天下太平’?”

“因为那样的太平,不是我们赢来的。”李烬看着远方燃烧的余烬,“它是施舍,不是果实。我们要让世人相信,太平不是神赐,不是帝王恩典,而是无数普通人咬牙挺过来的结果。只有这样,它才不会轻易被人夺走。”

郭光低头,看着手中流动的铜钱,终于点头。

数日后,幽州废墟之上建立起第一座“明灯亭”。亭中悬挂一盏油灯,永不熄灭。灯下石碑刻着一行字:

>**此火来自燕山地火,燃于民心所向。

>每夜子时,凡有愿者,可前来添油一滴,诉愿一句。

>若愿成,请归来熄灯;若未成,请继续燃之。**

消息传出,四方百姓络绎而来。有人为病重亲人祈福,有人为亡故战友送行,更多人只是默默放下一勺菜油,低声说一句:“我不想再饿肚子了。”

十年后,这样的明灯亭遍布天下,连昔日门阀庄园的废墟上也都建起了灯亭。孩子们在灯下读书,老人在灯旁讲故事,旅人在灯下写下家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