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缘心里有些惭愧。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贤才估计都意识到过社会有问题,但找到问题根源、彻底打破阶级壁垒的,却只有自他开始的那一群人。
李缘没找到答案,他只是在抄一份答案。
他甚至都不敢说自己能抄对。
南公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随后又对着嬴政举杯:“我早在月前就接到了信件,但那时在下却仍旧对大王有所怀疑,实在是不应该,在下以酒赔罪。”
嬴政看了眼黄石公,也举起了酒杯。
“无妨,寡人相信只要方向是正确的,路上的坎坷也是一种风景。”
“大王胸怀,在下敬佩之至!”
李缘看着他们大有一副商业互吹的样子,不由得看着他和黄石公问了句:“你们既然也认识,那你们俩谁更聪明?”
南公笑了一下:“在下自愧不如。”
“那没事了,以后我有问题接着找他。”
南公有些疑惑。
黄石公面不改色,他已经习惯了。
南公从怀里拿出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许多人名。
“在下这些年也教了一些弟子,认识了一些好友。”
“来秦国前,我让他们进入楚国朝廷内为官、或者成为贵族门客,但同时说动了他们为秦国效力,这是各地区的名单。”
“秦王可让他们以后反戈一击,或者现在就让他们暗中提供情报,也算我等略尽绵薄之力吧!”
嬴政郑重接过。
这一刻,他感觉名声真是个好东西。
以前,六国天天喊着蛮秦,各地官民百姓也都是‘谈秦色变’;可现在,人家甚至愿意自己去当细作,也要心向秦国。
虽然说这当中主要还是大势以及利益的原因,但在这个时代,没名声依旧招不到人,就如同以前的秦国一样。
他给秦国补足了这最后一块短板了。
不对,也不能说是他补足的。
嬴政看了眼正在咬着筷子发呆的李缘……
一顿饭过后,两人选择了告辞。
该给南公什么官嬴政还没想好,但总之不会亏待他就是。
出了国师府。
“何必呢?”
黄石公有些无语:“我早跟你说了,他们两个都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人杰,那国师心地之善良是天下之最,秦王之雄才也是史书难遇,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