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最基础的做起。”王雪打开电脑,“第一步,优化飞控系统。我们需要让它能在复杂环境中稳定飞行,比如强风、雨天、甚至是夜间。”
“这个难度不小啊。”另一人皱眉,“现有的传感器恐怕达不到要求。”
“那就自己动手改。”王雪眼中闪过一丝倔强,“我们可以尝试用手机上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成本低,而且容易获取。”
接下来的日子里,实验室里灯火通明。王雪带着团队日夜攻关,不断测试各种方案。有时候为了调试一个参数,他们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某天深夜,齐林路过实验室,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忙碌的身影。他轻轻推开房门,一股浓重的咖啡味扑面而来。
“还在加班呢?”他笑着问。
王雪抬头看见是他,露出疲惫的笑容:“达哥来了?我们正在测试新的飞控算法。”
齐林走到电脑前看了看数据:“不错嘛,姿态控制比上次好多了。”
“还是不够好。”王雪摇头,“遇到突发阵风还是会失控。”
齐林沉思片刻,忽然道:“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引入AI学习模型?通过大量模拟训练,让无人机自主适应不同环境。”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那个戴眼镜的男生惊讶地问:“你是说……机器学习?”
“对。”齐林点头,“现在虽然技术还不成熟,但如果从零开始训练,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提议让大家兴奋不已。虽然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至少指明了一个新方向。
“不过有个问题。”王雪皱眉,“我们的计算能力有限,跑不动这么复杂的模型。”
“这个问题我可以帮忙解决。”齐林掏出手机,“我在环形总部那边有个朋友,他们刚研发出一款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性能比市面上的强很多。”
王雪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就这样,在齐林的帮助下,王雪团队获得了最新的硬件支持。他们开始尝试将AI算法植入无人机控制系统中。
起初进展缓慢,经常出现各种bug。有一次测试时,无人机突然失控,差点撞碎窗户。
“没事吧?”齐林急忙问道。
王雪摇摇头,脸上却带着笑意:“有点小插曲很正常。你看,它刚才自动避开了障碍物,说明算法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第一台搭载AI系统的原型机终于诞生。它不仅能在复杂环境下稳定飞行,还能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航线,避开障碍物。
当王雪第一次看到无人机顺利完成任务归来时,激动得眼眶湿润。她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与此同时,卢薇也在筹备她的医疗无人机项目。她找到齐林,希望能得到技术支持。
“我想做一个能快速运输急救药品的小型无人机。”卢薇认真地说,“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关键时刻能救命。”
齐林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温暖。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好。”他说,“我们一起努力。”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亮了两个年轻人脸上的笑容。在这个平凡的午后,一个新的希望,正在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