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一大早,天还没亮,温瑾瑜就背着帆布包坐上了去三江镇的老解放车。路颠得跟筛子似的,她没吭声,就那么紧紧拽着包里的图纸和材料登记册。
刘长河坐副驾,嘴上叼着根玉米梗,时不时回头看看:“你真得亲自去?我去就行了。”
“你去老乡还以为你上回来是骗他们的。”温瑾瑜把包放到腿上,“我要自己去,一个个把炉子看一遍。”
车一颠一颠地开进三江镇头,村口那口红泥炉子还在冒烟,有大婶正在烧早饭,锅里咕嘟咕嘟炖着什么,香味直往外窜。
刘长河一嗅鼻子就笑了,“你看,人家这不是用得好好的?”
可温瑾瑜还是没笑,她下车,走到炉子前蹲下来,掀开炉盖看了眼,又拿手电照着炉胆一圈圈看。
那大婶抹着围裙凑过来:“同志,你这炉子真是造福百姓啊。我以前烧柴得半小时,现在一锅热水十分钟就开。”
“谢谢您。”温瑾瑜点头,“我就是想看看咱这炉子是不是有问题,您用着怎么样?”
“没问题!就怕你们以后不给咱修。”大婶拍了拍炉子,“你要是再来,记得给我带两根风道杆,我这根有点松了。”
“行。”温瑾瑜笑了笑,“我给您留一份。”
刘长河在一边看不下去了:“你这亲民路线比我还熟。”
“不是亲民,是负责。”温瑾瑜收起记录表,“要是咱做的炉子炸了,咱连个说法都给不起。”
一上午,他们在镇里转了四家农户,全是试点用户。炉子用得都挺好,没一口出事,但温瑾瑜心里没轻松半点。
直到最后一户,是个独居的老汉,他那口炉子炉胆明显有裂痕,灶脚也歪了,水烧到一半会漏气。
温瑾瑜看了眼,眉头皱得死紧。
“您这个不能用了,我给您换一个。”
老汉抽着旱烟,一口一个“唉唉”,最后拍拍她肩,“你们这炉子好用,我舍不得换。你们能做这个,算是给咱老百姓做了件大事。”
她没说话,起身时喉咙一哽,憋着没露出来。
车回到研究所的时候已经傍晚,张玉兰正守着院门口,看到两人一身灰扑扑跑来,连茶都顾不上倒就拉着温瑾瑜去了办公室。
“魏老来电话了,让你明天去一趟省里,说是‘正式听证’。”
温瑾瑜停住了:“谁举报的?”
“江若梅。”张玉兰低声说,“她亲自送了一封‘实名举报信’,说你违规操作平台运作,技术成果涉嫌‘一女独揽’。”
“她还把咱炉子的设计图纸拿了一份副本给了香江那边,说你偷用她当年的研究底稿。”
“她疯了?”
“她是急了。”
温瑾瑜扯了扯帆布包的背带:“也好,她送证据上门,那我也该让她见识见识,谁才是真做事的人。”
第二天,省里会议室,天还没亮就坐了一屋子人。
江若梅穿着一身灰呢子大衣,涂着淡粉口红,手里拎着一个漆皮公文包,一副“技术专家”的模样。
她一进门,先开口了:“温瑾瑜同志,我不是针对你,我是针对这个‘个人主义严重’的平台运作方式。”
“技术不能一人说了算,尤其是涉及群众使用安全的民用炉具,更不能一人决策。”
“我现在提交证据,温瑾瑜在平台运作中有重大违规行为,并擅自修改原有技术结构。”
“这是原始底稿——”她把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这是她未经平台同意的设计图修改——”她又放下一份。
“还有她个人与厂方签署的技术授权协议副本。”
她说得义正词严,一屋子人听得也直点头。
温瑾瑜没急,坐定后才慢悠悠开口:“我不否认我改了图,我就是改了。你那个炉子图纸是五年前的,风口还在后头,灶眼太小,一热就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