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忙应,去叫了两个人,一个叫榆,一个叫工。
此二人桐桐在比干的书房见过,也在关押艰伯的地牢门口见过。
“女君!”
桐桐点头:“按计行事,夫人还等着呢,天亮之前必须走远。”
“喏!”
三百二十八人从祭坛撤出,而祭坛虽说烧了一把火,但是朝歌暂时看不见。将准备的祭品在内殿烧了,若是白天只能看见黑烟。但祭祀之地冒黑烟,再常见不过了,谁又能在意。
她放火不是要烧建筑,而是把一些重要的祭品烧了,为的是这些人没有退路,必须跟自己走,不生反叛之心。
要不然,泄露了自己的行踪,就坏了。
而今保持外观完整,三两天之内应该无人发现此处有问题。有这时间就走远了。
三百二十人只能昼伏夜出,离开之后白天依旧在轩辕坟。山林广大,沿途野物无数。桐桐看见什么射什么,故而,每日只要饮食供应,走的并不艰难。
夫人坐在马背上,桐桐骑马带着她,在三百余人的护送下,在第二天的夜里才算是上路,彻底离开朝歌。
申公豹说:“公子莫要忧心,女君脱险,一路往西而去。此一程有小坎无大险,卦象乃大吉。”
四爷‘嗯’了一声,她从不担心桐桐跑不出去,他是担心她带着孕妇不好脱身。她不惧怕山林,山林中便是有小妖,她也身负凤凰。
再说了,她又不会只钻山林,她还是会沿着路走,不过是不怕周围山林的野兽罢了。尽量避开深山大川的大妖,这点成算她还没有吗?
四爷说申公豹:“师父,劳烦您跑一趟比邑送信,送信之后您便不用返回朝歌。我会一路朝西,师父沿途寻我便是了。”
“大王可会放你离开?”
“会的!”
帝辛的脚下是暖热的,墙壁也是温热的,室内‘回’字形设计,避风。
“大王,这便是暖阁,从入秋便可入住,直到春末。”
帝辛甚是满意:“便是冬日,也不惧严寒。”
“暑宫可避暑!”四爷给带路,“此处水流缓下,水自屋顶过,阴凉!夏日在此宫,正可避暑。”
阴凉之气铺面:“甚好。”
四爷就一脸遗憾:“相传在丹水之畔,有一暖玉,形如床榻。冬日温热,夏日凉爽,此石可延年益寿,百病不侵……臣为陛下筹备一仙宫,需得寻得此石……”
“哦?当真有此石?”
“臣也是偶尔得知,真假尚不得而知。只是沿丹水打听一二,想来该是能找的见。”
“那你与姚田一起,沿丹水找寻。这一仙宫,明年便可修建。”
“喏!”
四爷应承着,朝姚田一笑:“敢问姚将军,何日可出发?”
“明日即可出发。”
“那在下便是准备出行之物。”
姚田笑道:“听闻大人与比干孙女相交莫逆……”
“露水之情,何来渊源?”四爷看他:“我与将军同行,难道将军怕我也跑了?”
“大人被家族所弃,所求者不过是荣华富贵。大王重用于你,你又怎会因一罪人家眷而弃前程呢?”
四爷笑了笑,转身走了。
丹水便是丹江,丹江起源商州,那里距离西岐已经很近了!而今那里是若方国,多山多猛兽。因着比邻周国,因地势之利,周国未曾攻占,却与之保持着还算是友善的关系。
一旦到达若方国,姚田带的这些人手就走不脱了。
而自己正好以此脱身,而后由若方国护送至西岐。
于是,第二日四爷便在出了朝歌,因着出行乃王命,四爷带着府中老仆以及贵重之物,就这么上路了。
跟桐桐一样,他这一路也是往西而行。但因着桐桐赶路,躲着追兵,故而行走极快,不敢耽搁。四爷则不同,他故意拖延行程,慢一步,再慢一步,不急,缓着再缓着些。
故而一天不过行三十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