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辆车上。
丁讯一边开车,一边给外婆拨电话:“外婆,我要做慈善!”
“你先把我安排给你的任务做了!”电话那头,丁讯外婆第一反应不是小外孙女爱上了做慈善,而是想偷懒,或者把事情搞砸了。。。。
黄亦把手机放回口袋,脚步慢了下来。晚风穿过巷口的老梧桐树,沙沙作响,像是某种低语。她抬头望了望天,夕阳正一点点沉入城市边缘的楼宇之间,余晖洒在她的肩头,带着一种近乎温柔的重量。
她忽然觉得有点累。
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心里那一根绷了很久的弦,终于松了下来。这几天发生的事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把她卷进了一个原本不属于她的漩涡。她本可以装作没听见贺晨那些话,可以继续当个默默无闻的志愿者,甚至可以在丁讯出现时悄悄退场??但她没有。
她选择了往前走一步。
而那一步,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路蕊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判断,丁婉清教授得以保住学术声誉,七四城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终于等来了真正的修缮工程,而那个曾经站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的贺晨,如今已被公益圈除名,连带他背后的利益链条也被顺藤摸瓜地查了个底朝天。
黄亦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赢”了。
但她知道,如果再选一次,她还是会这么做。
手机又震了一下。
她拿出来看了一眼,是路蕊发来的消息:【今天谢谢你。发布会结束后,丁教授亲自给我打了电话,说很感激我们愿意站出来说真话。她说,有时候善意会被利用,但只要还有人坚持真实,光就不会熄灭。】
黄亦笑了笑,回了一句:【你才是那个最该被谢谢的人。要不是你一直相信我能行,我可能早就怂了。】
发送后,她将手机倒扣在掌心,静静地看着夜色如何一寸寸吞没街道。
第二天清晨,黄亦照常去学校上课。生活似乎恢复了平静,仿佛前几天那场风波只是夏日里的一阵雷雨,来得猛烈,去得也快。可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走在教学楼走廊上,几个学生模样的女孩低声议论着什么。
“你听说了吗?咱们学校的‘清源计划’换负责人了。”
“真的假的?不是说贺晨特别厉害吗?”
“厉害个鬼!人家亲妹妹都上台揭发他了,还挪用善款!现在全网都在骂他,连微博都被封了。”
“哎,那以后项目还能继续吗?”
“听说会由丁教授亲自监督,新团队都是高校志愿者组成的,靠谱多了。”
黄亦听着,嘴角微微扬起,却没有停下脚步。
她不想被人认出来,也不想成为话题中心。她做这些事,从来不是为了出名。
午休时间,她在食堂打了一份素菜饭,刚坐下,就看见路蕊端着餐盘走了过来。
“介意我坐这儿吗?”他笑着问。
“请便。”黄亦抬了抬筷子,“不过你可别再说感谢的话了,再说我就举报你情感绑架。”
路蕊哈哈一笑,在她对面坐下,“那我说点别的??丁讯托我转告你,她姐想见你一面。”
黄亦夹菜的手顿了顿:“啊?”
“别紧张。”路蕊压低声音,“就是吃顿饭,聊聊天。她说……想当面道个谢。”
“这就不必了吧。”黄亦皱眉,“我又不是图回报才做的。”
“我知道。”路蕊认真地看着她,“但她也不是那种只会客套的人。她说,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几次‘明知危险却依然选择说出真相’的时刻,而你做到了两次。”
“两次?”黄亦一愣。
“第一次,是你揭穿贺晨;第二次,是昨天你在校务会上提出的建议??关于建立公益项目透明公示机制的事。”
黄亦这才想起来,上午的校务联席会议上,她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提议所有涉及公共资金的校园项目必须公开资金流向、执行进度和责任人信息,并设立独立监督小组。“我只是随口提了一下……没想到还真被采纳了?”
“不只是采纳。”路蕊笑得意味深长,“教务处当场决定试点推行,第一个试点就是‘清源计划’后续工程。而且……他们点名让你担任学生监督员。”
黄亦差点呛住:“啥?我没报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