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没有华山大郎?
过往的神话故事里,许多神?秉持“敬天为大”的观念,不敢自称大郎,故而多以二郎相称。
关于三圣母的记载可能源于自唐代《广异记》,记载其本名女华,以父姓为己姓。
北周时期,宋元时期就出现了《刘锡沉香太子》的戏曲版本。
反正就是华山三圣母与凡人私配。
元代有《沈香太子劈华山》杂剧,后来有小说《宝莲灯沉香出世》,华剧有《劈华山》,弹词有《宝莲灯华山救母全传》
版本很多……
随着时间推移,几百年的发展,神话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演变和融合。
在《宝莲灯》相关戏剧里,戏中二郎首次明确姓氏为“杨”。
这一设定并非偶然。
众所周之,神话故事得蹭有名人物的流量,才有热度。
再加上,《西游游》里面,又有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二郎神。
杨二郎的知名度很高。
于是,杨二郎顺势进入了《宝莲灯》的故事体系。
华山的三娘,也就随了杨二郎姓杨了。
就这样,“杨二郎和华山三圣母”的故事组合诞生了。
……
李二郎、赵二郎、杨二郎、杨戬、华山二郎……
由此可见,二郎神的身世背景,有多复杂了。
其实二郎神的神话,讲的不全,细说的话,压根说不完。
每一个版本的二郎神神话,都带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印记和民众的创作智慧。
他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二郎神神话体系”。
于是。
如今我们熟知的二郎神显圣真君杨二郎的故事。
如“劈山救母”、“二郎斩蛟”、“二郎治水”、“金弹银弓”、“细犬”、“苍鹰”、“清源妙道真君”、“华山镇妹”、“眉山六兄弟”|……
就这么来了,都是多元融合的产物。
也说是融合了很多个二郎的二郎神。
这些故事元素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历经了无数代人的口口相传、文学创作和艺术加工,逐渐汇聚成了二郎神这一经典神话形象。
其实不必拘泥于是哪个二郎神。
二郎神传承的是古人勇敢、孝顺、忠义以及不屈服命运、敢于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精神。
不能忘记的是李冰父子治水、赵昱抗洪的功绩。
正是有了这些真实的历史功绩和民间传说作为支撑,二郎神这一神话形象才得以深入人心,成为中华神话故事中一颗十分璀璨的明珠。
……
(注释:纯免费,章节感言,偏科普介绍,部分段落引用了典籍或者网络资料,已经了其注明出处。)
(注释:神话版本众多,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演变和融合,众说纷纭,如有错误,是我查询错误,望见谅。)
……
PS:感谢“烈焰天灾”大佬的盟主打赏,深度鞠躬!待我找时间加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