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鲫鱼和鲤鱼这两种,在全国各地都较为常见的鱼,都可以在冷水系中存活,
而且,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能快速的成为某一水系中的主力军,
但不知道是不是这边独特的地域和气候,反正连着收了六个笼子,赵勤愣是一尾鲫鲤也没看到,
不过又解锁了一个新品种,那就是麦穗鱼,其中一小潭的网里,居然钻进了近一斤的麦穗,
这玩意也挺好吃的,但个头小,处理起来偏麻烦,
当然,就眼面前水域的干净程度,就算不挤腹,连内脏一起吃估计也不会有问题。
接着收网,网网都有惊喜,
老蔡带的桶里,这会至少有一百多尾的赤鳞,现在的他,每分拣出一尾都感觉自己的手在抖,
咋回事啊!
难道螭霖鱼又多了起来,现在这样的上货速度,也就他小时候时才见过,自90年代,跟本闻所未闻啊。
他在分拣倒在蛇皮袋上的渔获,而赵勤则在分拣桶里的,
刚开始,会将不满十公分的给扔潭里,接着是十五公分,现在则只留大货,
老蔡有心阻止,这赵勤现在扔出去的,也值好几万了,但他语气又不好说得太硬,生怕对方误会是自己想要,虽说他内心是真想要啊。
赵勤自然能看明白这一点,
这一世,他能混到现在这地步,有统子不假,有超前的眼光更不假,但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对人性的认知,上升到了新的阶段,
但这会他也没再说送给老蔡,等下山后,给他几尾,再加点钱,总得让对方的心里稍平衡一些,
这还是看在,大半天的接触,老蔡确实是个本份人。
每一网都不空,再往上,白条变少,主力军变成了麦穗,里面混杂着一些苦花和马口,当然也没少了赤鳞,而且越往上,赤鳞的个头也变得稍大了些,
李刚这货跟甲鱼干上了,他连着收了西个笼子,居然有三只甲鱼,小的个头一斤多,赵勤随手就扔进潭中,
剩下两只加上早先的一只,今晚刚好炖一锅,
而赵勤收的几个笼子,让鲶鱼又多好几尾。
等到最后一个笼子收完,白条装了有半袋子,马口也好险一个保温桶没装下,三西斤肯定有了,
再就是麦穗,同样也有个十来斤,
至于此行的目标鱼赤鳞,在赵勤不停的往潭中扔后,依旧大概还有个七八斤的样子,
还有留下的三只大甲鱼,老蔡看过,每一只都是八年以上的老甲鱼,
再就是几尾猴子鱼了。
盘点完所有的收获,老蔡颤抖的给自己点了一支烟,心中有郁闷,同样也有兴奋,郁闷自然是因为这些收获不是自己的,
兴奋嘛,又多了吹牛的谈资,到时他可以跟朋友吹牛,老子20个笼子,收获了十多斤的螭霖,那玩意也没你们说的那么难捕嘛。
“蔡叔,鲶鱼我们留一半,甲鱼给你也留一只,麦穗我也想留个五斤,剩下的你全拿去就行。”
“马口不要了?”
“这鱼我们家里也常见,想吃的话到后山钓点就行。”
对于这些,老蔡没有拒绝,赵勤没说给赤鳞,他自然也没想着对方能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