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取百家之短编撰而成的武学,太岁枯荣无论是在修行的方式还是修行的理念上与世间大流的方法皆不相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这门武学并不走丹海一道。
但修行这门武学的人,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前置条件,那便是要将永字正反写都臻至纯熟。
此处的纯熟自然不是指大成,其实像闻潮生在苦海县那样小有所成便已经足够了,这样的人在书院之中绝不算少,可直到如今,却也只有张拾得与院长习得这门武学。
这固然不是因为汪盛海留下的这门武学究竟多么难以参悟,这门学没能在书院之中得到普及,足以见院长的态度。
对方纵然未言一字,闻潮生却能了解她在想什么。
当初汪盛海摸索出「永」字的倒写之法,本意是为了借着拆解永字的方法来拆解武学,后来因为特殊的原因,院长纵容了平山王利用这种法门来制造假的家书,她心中对于那个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有着莫大的愧疚,自然不愿意再将汪盛海留下的这门武学传授给那些根本「没资格」学习它的人。
以闻潮生如今的路子与境界,在修行「太岁枯荣」已然没有多大的意义,院长固然也知道这一点,但还是嘱托张拾得将这门武学传给闻潮生,是因为这门武学中有汪盛海对于「永字八解」更深的体悟,闻潮生沿着汪盛海编撰这门武学的路子认真走过,渐渐从中体会到了汪盛海当初的心境,也体会到了独属于汪盛海的「狂」。
能拆解「永」字,便能拆千般武学,解天地万物。
不知不觉,远方天已透亮。
一滴水落在了闻潮生的额头,顷刻间便滑落,奋不顾身向着地面砸去,却在中途被一只手掌轻松接住。
这滴水不是天降小雨,而是自岩壁上滑落的露珠。
凝结了一整个黑夜的清洌于掌心蔓延,闻潮生倏然紧握手掌,他起身梳理了一下衣服,向着书院外头而去,回到了云杉台。
这里人已然聚集了不少,昨日武弈的成绩被张贴于告示栏上,四国三境会武,齐国排名第二,书院徐凤凰与龙鸣野未参战,孙笑愚与梁荣败于剑阁王仲之手,燕国剑阁拿下了三境会试第一,王族今日笑得脸都要烂掉了,也不知昨夜到底赢了多少。
脸色最黑的要数陈国的人,无论是王族还是一些受邀的僧人,全都憋闷着一口气,似乎在等今日靠着佛子复仇,将昨天失去的统统要回来。
闻潮生去见了院长,双手将那卷「太岁枯荣」还给了她,接着便在书院的执事带领下前往了古戍棋盘。
初弈三局全胜者可直接进入决弈,三局两胜者需要进行第二轮的选拔,其中若是谁因为状态不佳,可以直接认输放肆武弈,成绩会做保留,最终排行时按照积分排名。
这是场毫无公平的博弈,也是一场最为公平的博弈。
实力弱小者,或能靠着不错的运气跻身前列,而实力强大者,也可能会因为运气太差而被早早地淘汰。
一群人立于古戍棋盘外的空地上静静等待,彼此之间相互打量,寻找着自己的对手。
而自闻潮生过来之后,便一直有双眼睛在他的身上徘徊。
冰冷,阴翳,不怀好意。
不必想,闻潮生也知道是谁。
但他并不在意。
很快,随着参与者全都抵达此处之后,书院相关的负责人便双手捧着一张纸卷,徐徐为在场的参与者诵读相应的规则与注意事项,结束之后,他便按照名单,带着最先的二人进入了古戍棋盘中心,那里是一处绝佳的战斗场地,方圆百米之地空无一物,随意参与者如何发挥。
第一次登场的是陈国的一名僧人与赵国轩辕氏的一名修行者,这场战斗打得特别激烈,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
最终那名僧人输了。
他死在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