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悄然启动。
阿米娜设计了一套伪装信号包,模拟“根网”日常流量,掩盖真实行踪;沈岱联系了一艘往返密克罗尼西亚的渔船,船长是个曾参与过冷战时期海底电缆铺设的老兵,对禁区航行毫无畏惧;林向南则协调南极科考站提供气象支持,确保航线避开台风眼。
出发前夜,老沅独自走进漠河温室。
昆仑麦已经成熟,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散发出一种近乎神圣的香气。他伸手轻抚麦穗,忽然察觉到异样??某些麦芒的摆动频率,与周围并不一致。像是……有节奏的敲击。
禾壹立即展开频谱分析,十分钟后投影出新的译文:
**“岛上有活人。
不止KS-07。
还有‘种子囚徒’??被强制植入神经接口的育种专家。
他们的眼睛,仍能看到麦子的颜色。”**
老沅怔住。
原来,那些消失的科学家,并未死去。他们被改造成了“人机共生体”,大脑连接至“神耕”主脑,被迫持续优化毁灭性作物。他们的意识被困在虚拟农田中,日复一日地计算着如何让小麦更依赖化肥、水稻更容易绝收、果树更加脆弱易病……
而唯一能唤醒他们的,是真实的麦浪声。
“我们不仅要带回种子。”老沅转身对众人说,“还要带回他们。”
七日后,渔船悄然靠近环礁。
浓雾笼罩岛屿,岸边散落着破损的浮标和扭曲的金属支架。一行五人穿着防护服,携带便携式供氧装置与电磁屏蔽箱登岸。KS-07曾留下一幅手绘地图,标注了主控室下方的逃生通道位置。
深入地下时,空气变得愈发闷热。墙壁渗水,霉斑蔓延,但某些区域的电缆仍有微弱电流。突然,禾壹发出警报:【检测到脑电波活动,集中在东南方三百米处,强度符合人类清醒状态。】
他们加快脚步。
穿过一道坍塌的防爆门后,眼前豁然开朗??一间巨大的圆形大厅呈现在眼前。数百个透明培养舱整齐排列,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个人体。他们闭着眼睛,太阳穴连接着细密的光纤,面部肌肉偶尔抽搐,仿佛在梦中挣扎。
中央控制台上,一台老式显示器仍在运行。画面不断滚动着一行字:
**“请输入唤醒密钥。”**
老沅走上前,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他知道,一旦输入错误,所有囚徒的神经系统将立即过载。而正确答案,只能来自土地本身。
他回头看向张守田。
老人默默从背包中取出一小团面团??那是他一路上精心养护的发酵面引。他将其轻轻放在控制台边缘,然后低声哼起一支东北民谣:
“大雪飘,面缸摇,
妈妈蒸馍等阿娇。
阿娇不吃金丝糕,
只要门前麦苗苗……”
歌声响起的瞬间,培养舱中的身体齐齐震颤。
显示器闪烁几下,弹出新提示:
**“识别成功。密钥来源:人类原始饮食记忆波段。”**
紧接着,所有舱门缓缓开启,液体排空,呼吸机自动切换为常氧模式。
当第一声咳嗽响起时,整个大厅仿佛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