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宇笑了笑:“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进剧组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总觉得身边的人都比我强,我自己根本不配站在那个位置上。”
“后来呢?”晓梅问。
“后来我发现,真正的成长不是战胜别人,而是学会和自己相处。”赵明宇缓缓说道,“只要你还热爱跳舞,就永远有属于你的舞台。”
晓梅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谢谢您,赵老师。”
挂掉电话后,赵明宇拿起手机,拨通了陈默的号码。
“我答应你。”他说,“我想演这个角色。”
几天后,剧本送到了赵明宇手上。他花了整整一个周末仔细阅读,甚至做了不少笔记。他发现这个角色比他想象中更加复杂??他不是单纯地想重返舞台,而是希望通过这次机会,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
拍摄期间,赵明宇几乎每天都提前到场,亲自与年轻演员交流,帮助他们理解角色的心理状态。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在排练时情绪失控,崩溃大哭。赵明宇没有批评她,而是坐下来,陪她聊了很久。
“演戏不是比赛,也不是任务。”他对她说,“它是表达,是共鸣,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投射。如果你还没准备好,那就慢慢来。”
那位女演员红着眼眶点头,那一刻,赵明宇仿佛看到了多年前刚入行的自己。
电影中最关键的一场戏,是在一场模拟选秀节目的现场进行的。赵明宇饰演的角色在舞台上跳完一支舞后,面对评委说出了一句台词:“我知道我不年轻了,但我还想跳下去。只要还有人愿意看,我就不会停下。”
拍摄当天,赵明宇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那段舞蹈动作。尽管身体早已不如从前灵活,但他依然坚持完成每一个细节。导演喊停时,他已满头大汗,却笑着对全场工作人员鞠躬致谢。
这场戏后来成为整部影片的灵魂所在。观众在银幕前看到的,不只是一个老演员的倔强,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
电影上映后,再次引发广泛讨论。许多观众表示,这部作品让他们重新思考了“年龄”与“梦想”的关系。有人留言说:“赵老师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演员。”也有人说:“看完这部电影,我决定继续追逐我的梦想,不管别人怎么说。”
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老戏骨”这个称呼。
赵明宇笑了笑:“我觉得这个词不该成为一种标签,而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做的,不是证明自己还能演,而是告诉年轻人,梦想永远不会过期。”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方向。他受邀担任一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开设表演课程。他还参与了一档关于中年演员生存现状的纪录片拍摄,希望借此让更多人关注这个行业的真实困境。
这一年年底,星光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演出。晓梅作为新生代表登台献舞,而赵明宇则被邀请作为嘉宾致辞。
站在舞台上,他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心中感慨万千。
“你们问我,为什么要一直坚持演戏。”他开口道,“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爱它。即使有时候会迷茫、会失败,但只要站上舞台,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希望你们也能找到那份热爱,并勇敢地走下去。记住,梦想不分年龄,努力终有回响。”
掌声响起,久久不息。
演出结束后,晓梅跑过来抱住他:“赵老师,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一个真正的演员。”
赵明宇轻轻拍着她的背,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你会的,因为你心里有光。”
夜色渐深,城市的灯火在远处闪烁。赵明宇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耳边回荡着刚才演出的旋律。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也想起这些年走过的风雨。
他知道,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他已经不再害怕。因为他始终相信一句话:
“真正的演员,不是靠一时的热度成名,而是靠一生的坚持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