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在多方努力下,出版社最终得出结论:小雨的作品确属原创,所谓的“雷同”只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巧合,不具备抄袭证据。
然而,这场风波并未就此平息。有人在网络上继续炒作此事,甚至恶意攻击小雨和晨曦一家。
面对舆论的压力,晨曦决定不再沉默。她亲自撰写了一篇长文,发表在小雨的个人公众号上:
【致所有关心和支持小雨的朋友】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关于小雨作品是否原创的质疑。作为母亲,同时也是她创作路上的陪伴者,我想在这里说几句心里话。
小雨从五岁开始写故事,七岁出版第一本图画书,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年。她的每一篇文字、每一幅插图,都是无数个夜晚在灯光下一笔一划完成的。我们一家人陪着她一起剪纸、折页、设计机关,见证了她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如今能够独立完成立体书制作的小作者。
创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灵感,也需要坚持;需要勇气,更需要热爱。而小雨所拥有的,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
关于这次事件,我们已经配合出版社完成了所有调查,并提交了完整的创作记录。事实证明,小雨的作品是百分之百原创的。至于那些所谓的“相似点”,或许只是文学世界的奇妙巧合。
但比起这些,我更想说的是:请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孩子的努力。她用稚嫩的双手创造出的世界,也许不够完美,但足够真诚。而这份真诚,值得被尊重,而不是被误解和攻击。
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小雨的每一位朋友。未来,我们依然会继续创作,用故事传递温暖,用画笔描绘梦想。
愿每一个心怀热爱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晨曦
这篇文章发布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许多家长留言支持小雨,也有不少儿童作家发声力挺,认为原创精神应该被保护,而非随意污蔑。
风波渐渐平息,而小雨也在这次事件中学会了坚强与成长。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写作,反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
某天晚上,她悄悄走到晨曦身边,把一张画递给妈妈。
“这是我画的。”她轻声说,“我想把它放在下一本书的扉页。”
晨曦接过来一看,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一个小女孩站在海边,手中捧着一颗发光的蓝宝石,身后站着一对父母,笑容温柔而坚定。
“这是‘希望之心’。”小雨解释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爱,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晨曦眼眶微红,轻轻抱住女儿:“你真的长大了。”
林强在一旁笑着说:“看来我们的小作家又要开启新的冒险了。”
晨曦望着窗外繁星点点的夜空,心中默默许愿:愿这个世界永远善待每一个用心追梦的人。
而她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晨曦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翻看着一封来自出版社的信。窗外的风轻轻拂动窗帘,带来初春特有的凉意。
林强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她神色凝重,便问道:“怎么了?”
晨曦抬起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忧虑:“出版社那边来信说,有读者反馈《深海之心》的部分插画风格与一本国外绘本相似,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指控抄袭,但建议我们以后在创作时更加注意原创性。”
林强皱起眉头:“这又是怎么回事?小雨的作品都是自己构思出来的,怎么可能和别人的一模一样?”
“我当然知道。”晨曦轻叹一口气,“可是现在网络上已经开始有人讨论这件事,虽然不是大规模的质疑,但还是对小雨造成了影响。她今天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问是不是自己画得不够好,才会被别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