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敬在军中素有贤明,且曾在辽东任职、人文地理皆有深入研究。
在如今,辽东之地,不仅需要资历,更需要创新发展。
潘敬若能上任,与北平行都司形成合力,定能为辽东带来新气象。”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对于崇山侯的改变十分意外。
右侧下首的都督佥事陈春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朝着朱寿说道:
“都督,末将以为,
陈恭大人经验丰富,根基深厚,
若由他出任辽东都指挥使,可迅速稳定局势,确保辽东无虞。
而潘敬虽行事稳妥,但尚无独当一面之经验,
面对辽东复杂局势,恐难自理。”
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朱寿眉头紧锁,看着堂下众人,心中陷入沉思。
无形之中,地方指挥使已经被排除在外,京军之人也同样如此,
只剩下上直十二卫中人,
这其中难免有宫中的意思。
片刻后,朱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
“既然各位意见不一,那便举手表决吧,
本督与崇山侯、萧大人、陈大人四位佥事,再加上陆大人,一共七人。”
此话一出,不少大人暗暗攥紧了手掌,眼睛微咪,露出其中一些期待。
朱寿沉声道:
“支持陈恭大人的,请举手。”
说罢,朱寿率先举起了手,
紧接着,陈春也缓缓举起了手,另一位许佥事也举起了手…
朱寿见状,心中一沉,但面上却未表露分毫,
他再次说道:
“支持潘敬大人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李新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
萧琦见状,也紧随其后,
紧接着,堂内又陆续有两人举起了手,分别是另一位佥事和陆云逸。
朱寿看着堂下举手的四人,心中五味杂陈。
自己虽为都督,
但在这种关键时刻,也不能独断专行。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以举手表决的结果为准,
潘敬大人,作为辽东都指挥使的备选呈送宫中,由陛下决断。”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反应不一。
支持陈恭的几人,面露遗憾,而支持潘敬的几人,则露出了欣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