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当年他当太子的时候,父亲一直会适当的让他参与政事。
确立了继承人,但同时又不让继承人参与决策。
这等于在继承人面前放了一个吃不到的大饼,一时半会儿还好。
时间长久了,所有的继承人和现任的掌权者之间,都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失去权利的继承人,会等不及皇位的交接。
太子当年受到的教导,就是应该让孩子放手去做。
如今轮到他来教导新一任的继承者,那他自然是同样按照父亲的指示来做。
因此,小皇帝对于从父亲手中接过权利这件事情,并不着急。
实际上,到了后期,摄政王做的每个批复中,都有一多半是小皇帝批复的。
摄政王只是看了看,觉得没问题就发下去了。
为朝廷多年的操劳,极大的损伤了摄政王的精气神。
加上早期的旧伤,摄政王在冬天越发的畏寒,每个冬天书房里面,必须放两至三个炭盆才行。
看着小皇帝立了皇后,又陆续立了贵妃、嫔妃等后宫女子。
摄政王对此的态度是,“不要沉迷。”
小皇帝对于后宫的态度,在没有亲政之前,是经常在皇后宫中待着,偶尔召唤贵妃等人。
属于一个一碗水端平的状态。
在摄政王去世之前,皇后生下了当朝的第一个皇子。
举国欢庆,皇帝也是后继有人了,朝臣们倒是不用再担心之后的皇位问题。
摄政王对于云安公主的看法,一直没有变过。
知进退,不会让人感觉僭越。
这样的宠臣用起来,是足够让人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