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持续了片刻,司辞打破了僵局,开口说:“四位老师,不如让我来出题,这样对四位老师也公平。”
我笑着点了点头。
三人看向司辞,他们都看出了司辞是偏向我的,但这会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这个对赌明显是他们占优势的。
司辞反应很快,笑着说:“那司辞就斗胆给四位老师出题了。今天我们相聚在万卷楼,万卷楼作为玉江八景之一,风景秀丽,让人流连忘返,各位老师就以万卷楼为主题创作,体裁不限,老师们看可以吗?”
三人都点了点头,表情也松了许多。
写风景,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来。
我也笑着点了点头。
我看着身边开始皱眉思索的三人,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大学教授?
作协主席?
你们以为你们面对的是谁?可不是我。
我再次扫了一眼埋头苦思的三人,正要开口,却发现司辞已经让人拿来了笔墨。
我也终于明白过来,不管是司辞还是这个地方都是提前被选好的,而这一切的背后推手,竟不是姜海,而是陆谨!
我曾为了修改王勃的《滕王阁序》多次请教过陆谨,也把没有完全修改的作品拿给她看过。
她之前也对我有些怀疑,但看到那篇文章后,就再也没有丝毫疑虑了。
她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将原文改得勉强符合里世界。
好在文章中的典故,在里世界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都能找到相似的对应。
但今天,我不打算用这篇文章。
我提笔写下了:予观夫天京胜状,在玉江南楼…
我删掉了前面的内容。
直播镜头推近,拍我落笔的特写。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原本拍成楼三人的摄像机全都转过来对准了我。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全场鸦雀无声,古教授面色惨白,拂袖而去。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成楼也已经停笔,过来帮我扶着宣纸。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写完,我将毛笔朝着楼外一扔,转身就走。
记者媒体一拥而上,只听到一句高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那日过后,所有关于庄生的质疑全都消失了。庄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推崇到一个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