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天连日都是明媚。第二日清和婉早早起了床,打算到那些年齐宫生活过的地方重新游历一番。
两人从朝凤馆出来走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去甘棠殿的路,后来还是问了路上的一个小厮,沿着小厮指的路又走了不少时间,才渐渐看到甘棠殿的围墙。
殿外的梨树仍然绿得肥嫩可爱,柳树仍然秀气得婉约动人,似乎一推开门,母亲就能从里面迎出来。
两人站在门口,却没有勇气迈进殿门。还好此时有婢女出来洒扫,问得她们曾是甘棠殿旧人,便进去通报,不一会儿有一女子走了出来。
此时正值旧王丧礼,那女子通身雪白袄裙,她认出了婉,激动地叫道:"婉姐姐!多年不见,你可还认得我?我是盈盈。"
婉忙笑道:"怪不得好生眼熟!盈盈妹妹,这么多年了,你还住在甘棠殿?"
盈盈笑着说:"可不?看来我和姐姐有缘,和甘棠殿也有缘!姐姐身边这位美人是谁?"
婉拉着清的手,介绍说:"这是我的姐姐清。"
盈盈仔细盯着清打量了半天,只见清一身墨色衣裙,发如乌木,肤似白玉,眉眼如青水含波,身段似弱柳扶风,和婉相比,不及婉明艳,但更比婉清幽。两人站在一起,真是沉鱼落雁,让人一时分不清谁更胜上几分。
"以前有人说我长得像清公主,如今见到本尊,才知道那人是多么奉承了,清公主如谪仙下凡,令小妹心生向往。"
清心中赞叹这女子好会奉承,面上笑着问道:"这位是?"
婉来不及回答,盈盈说:"我是莒老夫人的孙女,是您和婉公主的表妹。"
清这才想起婉曾和她提起过在嫁到鲁国前回过一次莒国,和当时莒家的一位表妹交好,后来这位表妹嫁到齐国,想必便是眼前这位美人了。
盈盈拉着清和婉来到院里,院子里的海棠树不见了,紫藤花正开得茂盛。原来的正殿和偏殿都还在,只是偏殿如今扩了些,看起来更敞亮了一些。
盈盈边走边介绍,甘棠殿如今由她和宋氏共同居住,她和宋氏差不多同年嫁入齐宫,这些年盈盈生有一子,宋氏生有一女,因诸儿这些年诸儿尚未继位,除了周天王的公主嫁过来即为正妃,萧氏早年被封为侧妃,其余人都是嫁过来的封号一直未变。
盈盈请清和婉进了偏殿,这里原是阿娇和阿房生活的寝殿,如今盈盈住在里面,装饰器具都比之前华丽了不少。只见窗下摆了一支双耳瓶,里面插了几只杏花,散发着幽幽的香味,几案上摆着两盘干果,一盘针线,想必是平时盈盈一边做些手工,一边吃些零食消遣。屋子收拾得十分干净,又处处透着雅致有趣。
婉说道:"看来盈盈妹妹这些年过得十分不错啊!"
盈盈一边奉茶,一边笑着说:"哈哈,我如今是清心寡欲,毫无挂碍,倒也落个潇洒自在。"
清不解地问道:"妹妹此话怎讲?"
盈盈说道:"两位姐姐出嫁得早,可能对咱们这个太子的秉性不太了解。
咱们太子,不,马上就要改口叫齐王了,远看玉树临风,近看风姿卓越,若是哪个妙龄女子瞧上几眼,恐怕心中就要小鹿乱撞。
不说别人,我当年便是在莒国见了殿下一眼,觉得他那样的人物,齐国这样的背景,哪怕我嫁过来做个洒扫丫鬟,也是情愿的。"
清抿嘴笑了笑,点了点头,觉得盈盈的话虽然有趣中略带夸大,但事实也确是如此。
"可是嫁到齐国之后我才发现,咱们这个太子,是面冷心更冷,这些年,除了他雷打不动初一十五到正夫人那里歇息,偶尔到萧夫人那里歇息,其余时候都是歇息在宣化殿。
若他到了哪个宫,那个宫的妃子见到殿下,真是比见到彩虹还要稀奇。这么多年了,我和甘棠殿同住的宋姐姐,之前还会有争宠之心,现在早听之任之了。
这宠也不用争,也无宠可争。也不用为孩子谋划什么的,将来继承大位的肯定是周王姬的儿子。好在咱们齐国家大业大,物资丰饶,我和宋姐姐这一年四季,吃穿用度,从来没有短缺过什么。
我和她现在就安心做富贵闲人,整日养花斗草,看孩子们长大,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
"殿下还许我每年回莒国探望,是我父母觉得我太过放肆,这两年才少了回莒国的次数。"
清和婉听完,不知是该羡慕还是该感叹,清半响才说:"如此妹妹也身心自由似神仙了!"
盈盈似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说道:“过几日殿下就正式登基成为齐王了,一般新王登基,都要大封爵位。婉姐姐,你这几日若见到新王,可否向他求个请,让他多少念着我和姐姐都算是莒国女儿的份上,给我加封一个不错的封号?我如今虽不贪恋这些,可若将来封位太低,我担心。。。”
清笑着问:“盈盈妹妹为何断定新王会听取婉妹妹的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