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观察站智能系统有大星门这一端的位置信息,也有另一端的位置信息,它也并未隐瞒将消息都告诉了大远航组织。
但那都是十几亿年前的信息了。
自从观察者文明被摧毁,他们的观察站就没更新过信息。
因此这些信息只能作为参考,再者说,十几亿年时间过去了,谁知道那些宇宙灾难蔓延到了哪里,就如764观察站所说的那样,没准另一端的星门已经被摧毁也说不定。所以保险起见,大远航组织还是得自己去勘探一番。
而且,大远航组织还必须弄懂一件事,即是这边的大星门启动之后,另一端的出口会不会也跟着启动。
以往进行星门航行的时候,都是在两端星门运行的情况下,而如今这一端的入口已经确定需要重启才能继续运作,那么另一端的星门是否也必须如此方能运行?
要知道,星门都是成对存在的。哪个星门通向哪里,实际上在星门建设的时候,已经被设计好。
当然也有一些技术高的文明,可以做到通过参数调整,让一个星门在通行的时候,链接到其他星门出口。
不过大多数星门都是一对一配对。
根据得到的资料显示,这座星门也是如此。
话说回来,航行测试在星门成功重启的时候便已开始,一批又一批探测舰队消失在大星门的圆环中。
同之前一样,探测舰队进入星门之后,便与主文明失去了联系,不论是快子信息还是纠缠量子信息,统统失效。
大远航组织所有文明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知道进入星门之后,内外的通讯便会断开。
不过这种通讯中断是暂时的,只要探测飞船回到大宇宙环境,便会回复通讯。
所以在探测舰队进入星门之后,大远航组织各文明只能等,等探测飞船从另一端出来。
764观察站说,星门的另一端出口在9万光年以外的位置,如此距离甚是遥远,大远航组织各文明也正好可以作一些科学实验。
比如测试量子纠缠通讯的距离就是各文明探测飞船的任务之一。
理论上,量子纠缠通讯只要不在通讯规则修改区域内,不论相隔多远都可以实时通讯。
但大远航一路走来得到的信息却告诉他们,量子纠缠实时通讯实际上也有距离限制。
当初在得知第二类破界者存在的时候,大远航组织意识到两个问题,一、那些将文明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大空洞外,一部分进入大空洞内的文明,他们没法一直保持联系。二、大空洞附近区域属于量子纠缠失效区域。
而从764观察站资料库里,大远航组织在这方面的知识又得到了更新。
据764观察站的记载,当初观察者文明被摧毁的时候,他们将信息传递到764观察站也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有中转站进行传递。
不过理论是没错的,量子纠缠理论上可以无限远距离实时通讯。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量子泡沫的存在,它们的存在,让距离过远的量子纠缠通讯出现某种纠缠失真的情况。
星空捍卫者说过,失真距离大概是一亿光年,不过764观察站的智能系统却说理论上无限远,观察者文明则可以做到相距3亿光年左右进行实时通讯而不受量子泡沫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