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赏赐是物质上的。
正如刘禅北伐以来一直致力于凝聚从征文武之心一般,这些为大汉坐镇后方的文武大臣,在天子离京后无处安放的心,在北伐功成后,同样需要一个落脚点。
这个落脚点,刘禅必须提供,也只能由刘禅提供。
旨意,赏赐,是远远不够的。
唯有抵掌深论,促膝长谈,与他们推心置腹,他们才能知道,现在的大汉天子,与以前那个大汉天子究竟哪里不一样。
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知道,这位北伐功成后天威日隆的天子,对他们这些因坐镇后方而未能从龙立功的文武,其重视认可程度,绝不下于从征的北伐文武。
至于那些为北伐出钱、出人、出力共奖王室,共襄汉业的益州本土世家豪强。
他们长久以来为大汉做的贡献,也须得在天子回到益州后得到肯定,并获得某种程度的兑现。
正如刘禅花了一个月时间巡幸关中人口最多,地缘最为重要的左冯翊一般。
待他回到益州后,也该巡幸一番益州诸郡县了。
尤其要安抚慰劳一番坐镇巴西的江州都督李严(重庆),坐镇南中的庲降都督李恢,以及坐镇白帝的永安都督陈到。
其中,又尤其要关注那位与丞相并受先帝托孤的顾命大臣李严。
其人近日遣使赍信至长安,希望丞相能上表天子,把巴郡、巴西、巴东、涪陵、江阳五郡,从益州分割出来,迁他李严为巴州牧。
丞相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为李严隐瞒此事的意思,直接将李严的书信送到了刘禅手上。
说实话,李严主动邀功请赏之举,颇有些不守规矩。
毕竟,倘若你真有能领一州之牧的功劳能力,难道朝廷看不到,天子看不到?
你不讨赏,朝廷难道就不知道该怎么赏你?
你现在来信请封,是对朝廷原本的封赏感到不满吗?
所以按理说,一直致力于使群臣齐心戮力、共奖王室的丞相,会默默将李严讨赏之事压下,以不使天子与李严产生龃龉才是。
但丞相还是将李严之信送到了刘禅面前。
刘禅一开始颇有些意外。
随即才明白过来,由于他半年来的种种表现,丞相可以安心地把一些重大决策交由他这天子处置了。
至于李严,其人意图再明显不过。
江州是整个益州的交通枢纽,大半个益州的粮草、军械转运,也即大汉北伐的命脉,全部都要经过这位江州都督之手,才能到达前线。
其人要么是自以为功大,想以萧何镇国抚民之功向朝廷讨封。
要么是没想到,这次北伐竟然能直接夺下关中,还于旧都,于是在收到大胜消息后,对自己没能直接参与北伐立功心有不满不甘,所以在向朝廷讨要安抚。
不说与领益州牧、司隶校尉的丞相平起平坐,但求成为大汉第二个一州牧伯。
这是个自视甚高且好面子的人,刘禅知道。
不过……有些事,先时为了后方的稳定不好计较,现在战事已了,却必须好好算一算了。
刘禅离开成都之日,遣使者持节奉诏,快马去往江州。
以李严之子李丰为典粮都护,命李严拨三千江州军归李丰统属,护粮草至前线。
目的不言自明:他不信任李严,要让李严交出人质。
结果李丰失期一月有余,莫说错过了与曹真的决战,就连张郃都已经被斩,丞相都快下陇了,其人才紧赶慢赶来到斜谷。
李丰倒算老实,战战兢兢向他请罪,说春季多雨,蜀道难行,又说统筹粮草花了些许时日。
刘禅知道李严是个什么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