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92章 深仇大恨(第2页)

第192章 深仇大恨(第2页)

“届时沸反盈天,吴汉之盟,可还有存续之可能?

“难道伯苗此来,特为撕毁吴、汉之盟约不成?”

孙权此言落罢,陈修、卫温、诸葛直等一众文武皆以为然,皱眉看向邓芝。

却见邓芝道:

“吴侯但取房陵、上庸二郡,汉必不干涉。

“若此,则汉当与吴临汉水斩白马而誓。

“戮力一心,同讨魏贼。

“好恶齐之,无或携2。

“若有害吴,则汉伐之。

“若有害汉,则吴伐之……”

孙权神色愈阴沉,兜兜转转,还是绕不开西城归属问题。

可假如不夺西城,他何必如此大动干戈?

此次举兵西城,目的固然是先夺下西城,而后东西合围,一举全据三郡。

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蜀汉之势大矣,他不得不为将来考虑。

倘若东三郡不拿到手里,待将来蜀国比如今更加势大,吴蜀不得不走向对立时,吴国根本奈何不得大江上流的蜀汉。

蜀汉直言不讳,担忧吴国将来会像背刺关羽一样威胁汉中,可吴国何尝不是在担忧蜀汉夺下东三郡后,会威胁到江陵?

在吕蒙白衣渡江之后,双方必须要有一块战略缓冲之地,才能够相安无事,维持盟好,否则就只能是无穷尽的内耗。

先前东三郡属魏,所以双方能够勠力同心。

现在东三郡唾手可得,谁都不可能放弃这块要地,把自己的腹心根本暴露在对方面前。

孙权太知道蜀汉对吴国的仇恨究竟有多深了。

荆州一州之失,还有关羽、冯习、傅肜、马良、程畿这些文武忠臣之死,甚至刘备之亡,都与吴国脱不了干系。

为了政权存续,汉室复兴,刘备以下,包括孔明在内的所有蜀国文武忍气吞声,将此等深仇大恨压下,与吴再盟。

至刘备死后,他孙权,乃至吴国满朝文武,皆不认为凭阿斗、孔明能够带领蜀汉抗衡曹魏、大吴。

所谓压下仇恨,与吴结盟,不过是自不量力的痴心妄想罢了。

而他之所以同意与孔明主导的蜀汉结盟,也非是担忧汉“顺流见可而进,江南非吴所有”,更多的还是小视与利用。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蜀汉还于旧都,威震天下,终于让他感受到了,看似羸弱的蜀国究竟酝酿出了何等磅礴巨力。

如此,也让安心了许久的他,对那份被蜀汉君臣暂时压下去的深仇大恨忌惮起来。

他必须提防蜀汉复仇。

吴汉一旦决裂,那么蜀汉自东三郡顺汉水下江陵的难度,远比吴国逆汉水入汉中的难度要小得多。

真要让蜀汉夺下江陵,那吴国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因为出了三峡以后,长江再无险可守,除了联魏抗汉外,吴国别无他选。

而真到那时候,曹魏又真会轻易联吴抗汉?

恐怕非得遣质子入侍了。

孙权的目光看得很长远,不论出于进攻还是防守,吴国都必须先汉一步夺得三郡。

思虑良久,孙权终于止住一众文武对邓芝、对蜀汉的声讨,目光深邃地看向邓芝:

“孤素喜伯苗之爽直。

“既然伯苗直言不讳,那孤也不妨直言。

“倘若将东三郡拱手让汉,江淮以南,必群情鼎沸,地覆天翻,吴汉之盟难有存续之缘。

“至于伯苗所言,假使汉得西城,吴得上庸、房陵,则二国可永结盟好,同讨魏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