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的情况比张承道想象的还要糟糕。
朝臣当中,有近一成的中央官员都成了尸傀。
不过这些遇难者主要集中在李仁顺最亲近的一些官员中,以武官武将为主,包括御林卫大将军等作为皇帝“亲卫队”的武将,都沦为尸傀,这使得周国朝廷中的高品阶武者损失惨重,三品,四品武者全都身死,只有些许不受重
视的副职者得以幸存。
而后宫之中更是惨烈。
除了傻子太子李纯孝和几个冷宫里的妃嫔,其他的妃子和李仁顺的皇后赵氏,并全部的宫女和太监,以及皇宫上下的守卫,全都成了尸傀。
张承道使人统计下来,经此一役,因明镜而成尸傀死去者,竟然有五千之众!
周国崇尚简朴,整个皇宫里的宫女太监加起来也就三千多人!
越是统计,张承道心底就越是叹息。
时至此刻,他才骤然发现,“灵气复苏”这件乍一听算是“世界全面升级”的“好事”,最先所带来的,其实是灾难。
一群朝臣战战兢兢地挤在大兴殿中,宫里到处都是的尸傀比什么都有说服力,根本没有人敢质疑张承道任何决策,而有些心里早就察觉不对劲的,此时更是一言不发??死了一个明镜国师,来了一个白石仙人,又有何区别?
张承道先是安排人手一点点清理宫中的尸傀,再集中以六甲阳火焚烧。
这么做,除了避免明镜国师再通过尸傀的手段复活外,也是因为张承道确实不清楚这些尸傀正常土葬后会不会产生什么不太好的后果,万一再变成个僵尸什么的,更麻烦,所以干脆烧个干净。
“吏部清查空出来的位子,拟名单补上,再发旨通知各州府暂维持现状,地方上的问题,待朝廷腾出手来再议。。。……。……”
张承道没有坐到龙椅上,而是站在龙椅下方,环顾四周,辨认着六部官员的样貌,缓缓说道:“今后不设皇帝,暂由中书令、尚书令和侍中总领朝政,六部、大理寺奏事皆呈于我,其余诸事,延后再议。。。。。。”
大部分的朝廷班子还能正常运转,张承道就没有贸然变动。
“改革”顺应社会发展的原因,就是因为许多政策要依托于相应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周国所继承的三省六部制相对比较完善,而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贸然变革,很容易再横生变故。
更重要的是,他也没那么大精力和那么多可靠的人才去立即接手一个国家的治理。
安抚好朝臣,众人又开始商议起李仁顺的谥号。
本来这种事总要折腾很长时间才能有定论,但张承道并不想在这上面浪费功夫,而有着殿外那么多尸傀的震慑,众官员哪里还敢在这上面触“神仙”霉头,只商议片刻,就提了“愁”、“烈”二字,前缀则补
了“平”、“怀”、“安”、“康”、“毅”等字。
“憝”和“烈”这两个字倒是都比较贴切,《谥法》有云: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难曰愍。
又曰:刚正曰烈,有功安民曰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