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三声急促而肃杀的铜钟嗡鸣,如同无形的涟漪,瞬间穿透了京城上空的宁静,精准地刺入每一座符合条件的重臣府邸深处。
文华殿偏殿,内阁值房。
辅李青松正埋于堆积如山的奏疏之中,江南战后重建的条陈、各地请求赈济的急报,压得这位老成持重的辅眉头紧锁。
当那三声穿透宫墙、带着不容置疑急迫的铜钟声传入耳中时,他执笔的手猛地一抖,一滴浓墨瞬间污了奏本。
“御前铜钟?三声?!”
李青松霍然抬头,布满皱纹的脸上瞬间褪去血色,眼中充满了极度的惊疑。
这钟声。。。。。。?
非天倾地覆、社稷存亡之关头,陛下绝不会轻易动用此等最高级别的紧急召见!
此等行径。。。。。。关乎国本啊!
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推开面前所有文书,猛地站起身,连声喝道:
“来人!备轿!快!用最快的度!去御书房!”
他甚至来不及换下身上的常服,抓起放在一旁的朝冠就往外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出大事了!天大的事!
吏部尚书府。
林如海正与几位司官商议着江南战后官员的甄选与调配,力求尽快恢复地方秩序。
三声钟鸣骤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先是一怔,随即脸色剧变!
作为皇帝近臣、孤臣,他比旁人更清楚这三声“御前铜钟”意味着什么——陛下有极其紧急、极其重要的密事,需要所有核心重臣即刻觐见,刻不容缓!
“快!备马!”林如海再无半分从容,立刻中止会议,对司官们丢下一句“诸事容后再议”,便疾步向外奔去。他心中念头飞转:又是江南?还是北疆?或是。。。。。。宫中?
一股强烈的不安攫住了他。
兵部尚书府、户部尚书府、五军都督府、都察院、六部各衙门
整个京城,所有三品以上、够资格被那三声铜钟召唤的重臣,无论身在何处,在做什么,都在同一时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钟声惊得魂飞天外!
一道道身影从各自的府邸、官署中仓皇冲出,顾不上仪容,顾不上体面,甚至顾不上乘坐舒适的官轿,纷纷抢过马匹,在长随护卫的簇拥下,不顾一切地策马扬鞭,向着同一个目标——紫禁城午门——疯狂疾驰!
宽阔的御街之上,马蹄声如同骤雨般密集响起,打破了京城的平静。无数百姓惊疑不定地看着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此刻竟如同被火烧了屁股般策马狂奔,脸上无不带着凝重、焦急甚至一丝惶恐。
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息。
午门外。
最先赶到的几位重臣几乎是前后脚勒住了缰绳。
内阁辅李青松、吏部尚书林如海、兵部尚书李毅、户部尚书王宽……
这些跺跺脚就能让大庆朝堂震三震的人物,此刻都带着一路疾驰的风尘和掩饰不住的惊疑,在午门前的广场上翻身下马。
“李阁老!”李毅几步抢到李青松面前,脸上还带着风尘,声音急促地问道,“这。。。。。。这到底出了何事?!三声御前铜钟!莫非。。。。。。莫非是北疆叩关了?还是江南又出了大乱子?”
李青松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喘息,脸色铁青地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