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荣宸拂袖坐在软椅上,接过裴濯递来的茶盏驱寒润喉,听裴濯妥帖发问,“赵大人不妨直说,王上正听着。”
饶是赵泽缨向来以“老子高兴最重要,其他爱谁谁”自我标榜,也能觉出天子的不悦,来不及去思考背后缘由,“王上,臣不眠不休地查了数日,才在春猎前找到梁有章梁大人以权谋私,包庇他那侄子科考舞弊的证据。”
“可臣亲眼见王上夙兴夜寐、操劳至极。不想让此事扰了王上春猎的心情,便打算回朝之后再递折子,谁知那梁有章竟然勾结刑部颠倒黑白,反咬臣诬陷忠良。”
“更是趁着臣不在京中,将臣的人证屈打成招!”
南荣宸放下茶盏明知故问,“不是还有大理寺么?为何要把案子投往刑部?”
这下赵泽缨有些哑口无言,简直要怀疑自己当日记错了,明明是南荣宸说刑部尚书背地里投靠襄王,暗示他用这桩案子一石二鸟,把刑部握在手里。
怎么如今翻脸不认人,他继续挣扎着解释,“王上知道的,朝中素来把臣与肃王划为一党,大理寺卿薛宣也归于肃王麾下,臣是为了避嫌,这才一时错信刑部。”
南荣宸没所谓地开口,“案子既然到了刑部,就由刑部先审,大理寺随后复核。”
“刑部尚书公允廉正,是先帝和周阁老为孤选的临越法绳,赵大人慎言。”
赵泽缨彻底说不出话,暗道君心比坊间女子之心难琢磨得多。
裴濯很有眼色地开口送客,“赵大人且回去候着,王上总不能明着偏私。”
待赵泽缨脸色凝重地离去,陆揽洲看够了戏,“是臣误会王上,原来王上养狗是为了闲来无事逗着玩。”
南荣宸撩起眼皮看他,说话却是对着裴濯,“襄王可是听令在偏帐养伤?”
裴濯拱手答道,“是,襄王今日闭门谢客,在帐中休养。”
南荣宸这才回望陆揽洲,意味不明地开口,“那日刺客来得蹊跷,孤去看看襄王背上的伤。”
*肃王帐中,赵泽缨随着侍从落座,“殿下,王上这是何意?王上就算看在殿下的面子上,也不该…把臣当弃子。”
开宴之前,南荣承煜那句“伤在背上”,彻底替南荣显解惑,当日九安山下那句“王上也会知道你今日做了何事”,不是南荣承煜那废物虚张声势。
当日南荣承煜确实在。
如此一来也不是坏事,免得阿宸对他疑心渐深,“怕什么?王上连本王都能耍弄,你就受着这天恩。”
玉清桃花扇,迟早会回到他手中。
第46章
都这时候了,赵泽缨没那魄力不慌,“请殿下明示,帮泽缨指一条明路。”
南荣显脸上挂上些笑,“按照王上说的做便是,到时候自有你一条升官路,本王会帮你。”
他自己都没法在南荣宸手上寻一处坦荡明路,能做的只有,帮赵泽缨断了后路。
如此一来,清河郡王才有可能破釜沉舟,先替他试试宫变的路,也能当个声东击西的靶子。
赵泽缨将信将疑,拱手试探,也是难得谨慎犹豫一回,“王上近日对殿下重用非常。殿下定是世上最懂圣心之人,还请殿下告知王上的意图,给泽缨一个安心。”
不是他突然瞻前顾后,入朝前他父亲就反复叮嘱,伴君如伴虎,他多少听进去几句。
最重要的是,李昌远浑身上下被捅满血窟窿的惨状在前,他不得不小心。
南荣显摆手示意他免礼,大发慈悲赏下些安抚,“当日大理寺卿薛宣的案子你应当还记得。林珂在京兆尹屈打成招,襄王一党和清流巴不得把薛宣当场罢黜,可王上走一趟大理寺,就把案子翻了。”
“梁有章插手他侄子科举舞弊一案,说到底也差不了多少。本王会吩咐下去,当日谢尘怎么救、怎么策反的林珂,来日也会怎么救你那人证。”
赵泽缨心中的石头落下一半,“殿下英明,得神使效忠。”
薛宣那事他当时只当个乐子听,王上是看在肃王的份上亲入大理寺替薛宣翻案,可那薛宣太过耿介,敢当场拦着王上带走裴濯,这才保住官职而丢了三个月俸禄和圣心。
他不会犯这种错误,顺着王上捧着王上,没少得好处。
南荣显听到“神使”二字轻蔑一笑,谢尘算哪门子神使,不过也是追名逐利的俗人——当日谢尘愿意入他麾下的条件是,一年之内,名正言顺地做上司命之职。
说白了就是觊觎徒弟天下皆知的名声,又拉不下老脸自己去争,这才找他献殷勤,跟萧元倾一个德行。
这么个人哪值得他多提,“至于王上今日这态度,梁有章是多少年的老狐狸,你应该知道。打草惊蛇和隔墙有耳,还要本王同你细讲?”
他说完仰头把金盏中的元正酒一饮而尽,他都是为了阿宸才如此自降身段,跟区区一个赵泽缨啰嗦到这地步。
赵泽缨越听心中的石头越轻,说到底圣心所在才是此案的关键,也是他扳倒梁有章的关键。
他跟着南荣显各处厮混这么些年,了解这位肃王的脾气,更佩服他的胆大放肆,忙找补几句,掩盖自己方才的慌乱,“殿下说的是。泽缨也是一时着急怕连累殿下,险些都忘了,梁有章侄子去年科举舞弊一案的物证,还是文…萧元倾送来的,可见圣心在我们这处。”
萧元倾算个屁的圣心所向?南荣显暗讽一句,到底没说出口,转而骗赵泽缨最后一句,“旁的不必多想,尽心帮王上收回刑部,少不了你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