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之前,将自己亲信送出宫,贾琏觉得这是个愚蠢的决定,很大概率会暴露出意图。
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个才暴露的谋反之事?贾琏内心突然开始害怕,如果真的是这样,老太爷成功救驾,极有可能就是从大老爷身上察觉到异常,这……
贾琏的心怦怦跳起来,赦大老爷一定不会放过老太爷的,也不会放过王子腾的,废太子让他远离纷争,不惜冒着暴露的风险,大老爷跟他情谊应该很不错,他会怎么报复回去?
这之后的事,贾琏不敢细想,怕真的暴露大老爷的意图,他得读书,陛下说他不堪为人子,只怕真的是大老爷做过什么,得了陛下的认可,才会如此评价他。
陛下其实已经点他点得很明白,让他好好读书,考科举才会有前途,陛下会给他机会的。
还有,大老爷护着他舅舅,如此隐姓埋名着,是不是就等着上皇离世?张家明显是受了无妄之灾,大老爷对上皇必定没有好感。
离谱啊,如此离谱的事情,他跑到宫里去大闹,上皇竟然没有训斥他?爵位也依旧给他,换作他自己,如此痛恨自个的人,除非他心虚,否则不会由着他给脸不要脸。
废太子几乎所有血脉断绝在那一夜,现在的义忠亲王听说只是个遗腹子,大老爷被废太子养大,上皇拿他没有办法是吗?不想杀,也不想见?
越深想,越害怕,怎么会是这样的展开,赦大老爷不一向是一无是处的吗?府里谁当他是个人物?
老太太骂他也没少骂,大老爷悲愤也没少悲愤,别告诉他都是大老爷在作戏。
不行,他得读书,除了读书以外,别无他法,老太太和二房本就跟他不是一路人,大家都盼着他们大房不行。
李嬷嬷瞧贾琏的脸色不太好看,叹了口气道:“二爷,听嬷嬷一句劝,您读书天然有优势,张家的旧交都会给你一点优待的,而且,只要你能读书,大老爷一定会帮你的,我不信大老爷帮不上你。”
第63章都算计我是吧,等着瞧吧
“他都多大的年纪,还读书呢,从小看到书就头疼,一点风吹草动就要出来看热闹的性子,能安安静静读下书?”王熙凤不信,“老老实实什么都不干,擎等着继承爵位,才是好法子。”
王熙凤半点瞧不上贾琏这浪荡种子,一点面子没给他留:“你若是能安生读下这个书,你便是让我现在立刻搬出去住我也能跟着去。”
“嘿,你还不信是不是?那让你看看我到底能不能读这个书。”贾琏气急败坏,轰着所有人走,一套四书五经还不是轻易就能弄来。
“笔墨纸砚、吃食茶点都被你备齐,外头我让鸟儿都不叫一声,再读不下去,二爷你可没有半点理由推脱。”王熙凤冷笑着出门,瞧见来看热闹的平儿,“平儿,你便在这里看着,看着二爷能不能安生读书。”
“若让我发现你合着他一道糊弄我,那我也不会给你好脸看。”
说罢,王熙凤又忙去了,府上里里外外的事都要她去办,包括二老爷上任,府上办宴席,还有林家的事和黛玉上门来住,桩桩件件凑一块去,一个人要分几瓣用。
不过王熙凤心里也留了个心眼,顶多也就这半年的功夫,倘若贾琏读不了书,肯定会去扬州寻林姑父,她必然不会跟上,老太太可能都会做主让贾琏带个丫鬟上路陪伴,到时候她王熙凤只有一个巧儿伴身,却让那丫鬟生下一儿半女的,老太太可未必会给她做主。
经过李嬷嬷这么一点拨,王熙凤对老太太和二太太至少都有很强的戒备心,甚至对他二叔都起了戒心,明明跟大老爷闹得如此难堪,还要把她硬塞给贾琏,居心明显不良。
手头的活该放一放的,先养好了身子,再生个儿孙,就算琏二出了事,爵位也断不会旁落到二房去,除非她们大房没有嫡出的男嗣。
这么一想,王熙凤才真正开始后怕起来,大太太为什么不能生?她家中母亲都生了好几个,况且她还年轻,后院的妾室也能生,偏偏她生不了。
还有王熙凤自己,生巧儿时也是多灾多难,月子刚出没多久,便让她开始管家,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安稳过,肚子同样没有任何消息。
本朝非得是嫡出才可袭爵,庶子从根本上就不可能有袭爵的机会,王熙凤疾步行走的身子缓了下来,她是性子倔强争强好胜,但绝对不傻。
明摆着的捧杀就在眼前,王熙凤捏着拳头,再一想底下的那群嬷嬷个顶个不好使唤,要不去跟二太太告状求饶,要不便得去老太太屋里说委屈,倒显得她们都是菩萨,她王熙凤是个母老虎。
再一想其中缘由,难怪府里管事奶奶难当,因为个个背后有人撑腰,本身就想让她下不来台,事事得她亲自做,每个休息的时候,自然不易受孕,即便受孕也留不住子嗣。
行,这么对她的话,那她就有得回敬了。
第一回,就拿政二老爷上任来回敬吧,看两位菩萨发不发火,就算找到她这儿,也不过是一时疏忽之过,又不是没额外嘱托过。
就这么办。
“这梨香院都收拾妥当了没有?”王熙凤最关注的还是梨香院,“院子里的东西都好好洒扫,明儿我让林府的管事来检查,但凡出点什么纰漏,到时候我没脸,你们的脸也别想好过,相应的,如果我脸上有光,总有你们好处拿。”
已经清理过第三回,梨香院已经全部搬空,林家的意思,就是全用自己的东西,连开春后的草木,如果能动的话,都不留。
防备之心强烈至此,估计会挖地三尺怕出问题,林太太对黛玉还是很上心的,她没有生过孩子,一儿一女都是她的孩子,自然都很关心。
安排完梨香院的事,又走到库房,列这单子让人去筹备行李,一应都交给周瑞去办,单子二太太已经看过,额外填上几套衣裳棉被和碎银子,其他没有变动。
五十两碎银带在身上,能有多安全?王熙凤没出过门都知道的事,想来是为了让政二老爷路上打点用的。
就不知道政二老爷动不动这个窍门。
最后到了老太太的荣庆堂,笑眯眯提议要摆一桌席面,一来庆祝封妃之事,二来也为二老爷饯行,老太太乐得很,主动说要给二十两银子。
这么热热闹闹的,仿佛忘记了前阵子江南传来的坏消息。
京城林家,安顿好后的薛元娘按着林如海给她的名册,一一去送帖子,都是年节之前有过往来的人家,论理,开春后走动起来应该很正常,但这些帖子送出去后,回来的都是府上有事不方便,礼物送到一份又一份。
这就很无语,摆明了不想她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