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皇家商行总管吴徵几乎是踉跄着进来的。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太监,此刻竟像个孩子一样,官帽歪斜,袍角沾满了油污,双眼却亮得吓人。
他手中紧紧捧着一个用黄绸覆盖的物件,身后跟着同样激动不已的几位工匠和锦衣卫。
“陛下!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吴徵声音颤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那物件,“臣等。。。。。。幸不辱命!依照陛下所赐‘天书’图样,这。。。。。。这内燃机,成了!”
苏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狂喜,快步上前亲手扶起吴徵,揭开了那层黄绸。
黄绸之下,是一个结构复杂、由金属铸造的精巧造物。
它体积不大,却充满了工业时代特有的力量感与几何美感。
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虽略显粗糙,但已然具备了内燃机的核心形态,表面还带着刚刚调试过的余温与机油气味。
“好!好!好!”苏宁连说三个好字,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金属表面,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仔细与朕说说!”
吴徵努力平复着呼吸,开始详细禀报:“回陛下,此物之原理,全赖陛下指点。我等依天书所示,反复试验,终是攻克了气缸密闭与点火两大难关。未用陛下曾言的‘橡胶”,而是以精钢配合浸油软木,多层嵌套,解决了气密
之困。点火装置,则借鉴了燧发枪之理,加以改良,于气缸内精准引燃油气混合物。。。。。。”
他指着机器上的几个部件,如数家珍:“此乃化油器,可将火油雾化,与空气混合;此为飞轮,可保运转平稳。。。。。。半个时辰前,此机已成功连续运转一刻钟,输出之力,远超十匹马!且只需持续供给燃料,便可不知疲倦!”
周围的太监宫女们虽听不懂这些术语,但“远超十匹壮马”这句话让他们瞪大了眼睛,看向那铁疙瘩的眼神顿时充满了敬畏。
苏宁听着汇报,脑海中已然浮现出此物将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原本的规划确实是先发展结构相对简单的蒸汽机,但理想的密封材料。。。。。。。
橡胶,其原产地远在美洲,远水解不了近渴。
无奈之下,他只得凭借穿越前储备的知识,从空间世界里取出了更为复杂的内燃机技术图纸和原理说明,称之为“上古天工遗册”,交给了集中了大明顶尖工匠的皇家商行。
主要是工业革命太过于重大,也不被这个年代的人理解,所以还是暂时交给了皇家商行负责。
他本未抱短期成功的希望,只想播下种子。
万万没想到,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凭借其惊人的钻研精神和手艺,结合他提供的超越时代的方向,竟真的将理论变为了现实!
“参与此项目的所有工匠,赏银百两,绢十匹!吴大伴,你居首功,另外立刻成立天工院,由你任天工院第一任院正!专门负责研发各种先进机械设备。”苏宁当即下令,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此物之诞生,于我大
明,胜过十万雄兵!传朕旨意,将此机定名为“天工壹型!天工院即日起列为禁苑,增派禁军守卫,一切用度,优先供给!”
“臣,叩谢陛下天恩!”吴徵与身后众人再次跪倒,声音哽咽。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手中这具铁器意味着什么。
苏宁俯身,再次凝视着这台粗糙却意义非凡的原型机,仿佛能听到一个全新时代在内部轰鸣作响。
他低声对吴?道:
“此机之力,现虽仅驱动自身,然其潜力无穷。爱卿且想,若以此机驱动车辆,则无需牛马,日行千里;若驱动舟船,则无需风帆,逆行江河;若驱动机床,则工匠之力,可增百倍!农田灌溉、矿山排水、工坊织造。。。。。。凡需
力之处,皆可用之!”
吴徵听得心驰神往,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陛下圣明!臣等必当竭尽全力,改进工艺,降低造价,使此‘天工机‘早日造福于民,强盛我大明!”
“好!”苏宁直起身,目光穿透宫殿,望向遥远的未来,“这,将是我大明真正的‘工业之始!自此,人力有穷,而机械之力无穷矣!”
殿外,雪落无声。
殿内,一颗名为“工业革命”的火种,已在大明的核心被悄然点燃,其光虽微,却注定要燎原万里,照亮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然苏宁也知道,未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也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完成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