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穿到红楼考科举 > 5060(第7页)

5060(第7页)

贾政下定了决心,就连老祖宗都救不了她。

探春再看一遍那封信,谢淮安是个君子,身上有着大家公子的端方和难得的上进,或许他也并非没有不喜欢自己,不然实在没必要回这么一封信。

信里那人说,愿意娶她为妻,愿意帮她。

哪怕自己将要名声扫地。

“东西你先备着,”心中飞快地下了决定,探春反倒镇静起来,“到大姐姐省亲前面,咱们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说不定有什么转机呢……”

五月初五,端午佳节,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粽叶香气里。

贾家一大早就忙碌起来了,贾赦、贾政连带着大大小小的主子们,有诰命的按品大妆,没诰命的也穿上了齐整的衣服,从日不亮就等在家门外头翘首以盼。

迎春也回来了,她在孟家过得很不错,周身气质越发有种质朴的温柔,拉着妹妹们闲话家常。

“三妹妹,”见探春面颊瘦了些,神态颇有些紧张,迎春一拧眉,“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瘦了这么多?”

“没事,近来有些苦夏,没休息好罢了,”探春回神笑笑,指尖藏在袖口里,“说起来,也不知道大姐姐什么时候才回来。”

“早着呢,”薛宝钗笑容端庄,鬓发间带着诰命夫人才戴得的花冠,越发显得丰美艳丽,“宫里端午家宴,至少也得天黑尽了才散。”

她是无碍,只是林妹妹这身子骨,从早站到晚的,哪里站得。

薛宝钗摇摇头,悄悄地走到林黛玉身边牵牵她的手,“还好吗,少说也得几个时辰呢,我家的马车就在进面那头,你去歇歇,等到宫里来消息我再让人去唤你。”

林黛玉悄悄往她身上靠靠,“娘娘出宫,代表的就是天家的体面,轻视不得。”

“老祖宗都还站着呢,我哪里就这么娇贵了。若是让随行的礼官知道了,怕是不好。”

薛宝钗越发想叹气,这国公府里的姑娘们都知道顾忌着天家的体面,维护着家里,怎么贾政几个大老爷反倒不知道了呢?

“你当今儿的礼官是谁?正是你哥哥,”薛宝钗点点她眉心,“若是别人,我哪里敢让你去休息,去吧,别累着了。”

“是哥哥?”林黛玉一惊,仔细想想却也是,皇妃省亲,除了宫里的女使太监,前朝也是要有礼官随行的。

元春到底是贵妃,不似吴贵人几个位份低些的,只要派些小吏来就行,劳动尚书侍郎又太过小题大做,这么一来,江知渺倒是刚刚好。

“嗯,”薛宝钗点头,“我知道你挂心老祖宗,去吧,我去和她说。”

说罢,她上前去凑到贾母身边,低声说了两句。贾母上了年纪,身子骨也算不得硬朗了,头上戴着的钗冠压得她脖子生疼,站久了也有些头晕目眩的。

眼看着大半日过去,宫里依旧没什么消息传来,贾母转身看看几个孙女,还是轻轻点点头,只是不敢走远,只叫人搬了几个小凳到院里略微坐坐。

只是贾政他们这些等在西街外头的,却是没什么办法,只能硬站着了。

“多谢你操心了,”贾母坐下,松快地叹了口气,抚着薛宝钗的手,“还有江大人那头,替家里道声谢。”

“老祖宗哪里的话,您折煞咱们小辈了。”薛宝钗笑着给她捏捏肩,“一家子亲戚,应该的。”

“哎……”贾母沉沉地叹了口气,老迈的目光看着西街那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从天亮等到天黑,一直到夜风呜呜呜地刮起来,才有骑着马的内侍跑来,说娘娘出宫了。

贾政几个脸都站白了,白日里太阳晒着出了满背的汗,眼下夜风一吹着又冷,只觉得实

在难熬。

眼下得了消息,他一下就振奋起来。

贾宝玉身为男儿,自然也是在西门等着的。他一念期盼着见到姐姐,一念又担忧林妹妹站了一日会不会累着,迷迷糊糊间都快睡着了,才被贾政拽着耳朵叫醒。

一睁眼,就见一对红衣太监骑着马跑来,至西街外下了马,把马赶到围隔外面,才在围隔处垂手西面站住。不一会又跑来了一对,一模一样的动作,安静地像个摆件。

直到二十来个红衣太监都齐整地站好,远处才有乐声传来,烛光亮得大半条街明晃晃的,人影渐多,一队队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浮尘等物过完之后,才见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过来。

贾政几个赶忙跪了一地,江知渺骑在马上,随侍在版舆前面,他轻轻一昂头,几个太监就小跑过去把贾政几个扶起来。

轿舆穿过高耸的石牌坊继续上前,天色虽晚了,但附近的人家却是很激动,哪怕给围隔隔着,什么也看不见,也不妨碍他们垫着角,试图从那些缝隙里窥见皇家的光彩。

一直到了贾府外面,贾母等人得了消息,早早地跪了一地,江知渺远远看着,夜色里老人一身锦绣袍子闪着微光,人却是掩盖不住的老迈了。

又有太监上前把人扶起来,他看见薛宝钗站在林黛玉旁边,朝他微微一笑。

他下马轻轻颔首,太监们便上前开路,贾家正门大开,国公府的牌匾高挂着,金顶轿舆直直地进了门,一行人在后面快步跟着,直到会芳院外头,太监们散去,才有昭容等女官引着元春下轿。

江知渺低垂着眼,并不去看,只等着元春按照礼制更衣上舆,最后才进了行宫正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