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风起明末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2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2页)

陈望的目光停留在扬州城的城墙之上,但是心绪却没有停留在扬州城上。

守卫着扬州城的万民军有大概差不多五万人,镇守扬州的是原七十二营的营首革里眼贺一龙和改世王刘希尧。

贺一龙和刘希尧两人在七十二营之中军略都属于一等,麾下的军卒这么多年以来也算是历经沙场,经验丰富。

但就算如此,在如今陈望所统领的靖南军面前仍旧不够去看。

陈望在意的是更南面????万民军的主力。

“来援万民军一共两路,分为南路与西路。”

“南路为南京方面,万民军制将军瓦罐子赵守平,一斗谷常见希两人引兵六万众,自南京进镇江,自井京口、瓜洲一线渡河。”

“西路为万民军主力,由李岩亲自统领,李岩早先听闻我军动向,中断南征,领主力大军二十五万,自杭州北上,经由江阴渡河,大军主力如今屯驻在扬州以西一百余里的泰州附近。”

“前锋一部,为万民军制将军袁时中所领倡义营,与万民军制将军张成义所领之锋锐营。”

“倡义营有兵马两万众,锋锐营有兵马一万众,两营合计兵马三万众,屯驻与扬州以西,运河西侧的万寿镇。’

陈望目光向西投去。

西面扬州城的郊野上,一面面皆是南军火红色的军旗。

只有在地平线的尽头,才能够见到零星的几处不一样的黑点。

那些黑点是万民军修筑的仿制棱堡。

长江从来就不是什么天险。

自古守江必守淮,但是万民军显然是不可能拥有淮河的控制权。

所以扬州,这一地处战略要冲,且悬于江北的坚城对于万民军来说,就极为重要。

李岩在南下进取江南之时,广募工匠,沿南京至扬州多地构筑防线,在关键之处设卡建哨,修筑了很多的棱堡。

李岩之所以知晓棱堡,是因为在凤阳之战时,当时汉中镇修建棱堡,保护自己的运输线。

后面李岩越过长江,进军江南后,便命令工匠仿制,又从郑芝龙那边募请了许多的工匠,其中甚至还有不少红夷人。

不过李岩学的棱堡只学到了其形,却没有学到其神。

万民军中的火器和火炮数量并不多,威力和射速只是差强人意的水平,比普通的明军略强一些,但是却还不至于可以将棱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而且棱堡的作用,其实也没有后世吹的那么神,棱堡只是大大增加防守的强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针对于棱堡的战法也逐渐成熟。

沃邦攻城法就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核心是通过平行堑壕与锯齿形交通壕的逐步推进,结合炮兵火力压制和步兵突击,可以大幅降低攻城伤亡,有效的摧毁敌人建设的棱堡群。

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无论中外对于棱堡的战法,还是停留在防守之上。

欧洲一直到拿破仑时代的时候,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即便分兵监视棱堡、控制补给线后,主力部队仍具备颠覆一个国家的强大战力。

这种军事优势使得大军能够迅速突破边境筑垒地带,直取敌国腹地,从而重新确立了野战的决定性地位。

所以在拿破仑时期,欧洲开始改革棱堡防御体系,堡垒开始兼具兵营功能,其设计更强调驻军快速出击的能力。

但是这里是亚洲,这里的战争往往是超过十万人以上的规模。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是明朝在辽东修筑了一些带有棱堡特征的防御工事,仍然没有取得欧洲战场那样的作用。

要是棱堡真的有用,为什么陈望不会大批量的修建棱堡。

万民军在扬州一线建设的棱堡,不过只是延缓一下他们败亡的速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