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父母收到儿子的信,那是老怀安慰啊。三个孩子闺女最小,从小娇宠着长大的。一直担心她不能接受这样的生活,如今看来当了妈妈了,也终于成长了。
林意晚在二哥走后有些失落,已经跟他说过,不知道他会不会听话。下回写信再隐晦的提一下吧,希望别再落下毛病。
“二哥来过了?”
李成林从市里回来,路上已经听社员说过。二舅子来过了,听说提着个麻包。兄妹俩去挖了荠菜,临走媳妇送的。
“嗯。”晚饭煮的面,荷包了鸡蛋。“挂面,二哥拿来的。”
“怎么没让他拿着自己吃,他自己一个人在外,日子过的肯定不容易。”
“他说还有,这是给我的。”
李成林将自己提回的袋子拿进来,打开一看里头也是挂面。这时期都是手工挂面,论性价比肯定还是白面粉更高。但他以为她不怎么会做饭,所以才弄的挂面。
“买粮食吧,我学着做。我已经会和面了,饺子就是我自己包的。”
“好。”
媳妇挺利索的,出来住这些日子,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儿子也活泼开朗了许多,身上干干净净,小脸白白嫩嫩,像是个有爹有妈的正常孩子样儿。
以往的前原身基本都是买了好吃的和穿的,票不多只能买高价的,所以花的很快。
如今她对着这二百块钱,感动后想着最大化。赚钱的事儿,她还想着之前自己的打算。但农村肯定是卖不掉的,农村人连温饱都没解决,根本不会花钱买玩偶。
“看这个,好看吗?”
她收集了许多柳絮,将玩偶熊给填充起来。晚上等李成林倒了水进来上炕,拿给他看。
“挺好看。”男人拿着上下左右的瞧,“用那些布头做的?还挺耐看的。谁做的,你做的吗?”
“嗯。”她笑笑,“你说,把这个拿去卖能行吗?”
如今他们是夫妻,利益共同体。她对这时代不算特别了解,之前想的简单。但跟二哥闲聊发现,原来黑市风险非常大。如果是公职人员或者他们家属做这个,一旦被逮就是撤
职。
李成林眉头皱起来了,“不允许私下买卖,你想投机倒把啊?最关键的是你卖这东西,销路肯定不会好。最少也得去市里,几十公里的路,得晚上才能偷摸做,晚上你住哪儿?招待所的话住一晚增加成本,你这个能赚多少?”
他不是思维不拐弯,想法其实一直就非常活泛。在有限的空间条件里,将成本利润给她剖析清楚。你做这个是要赚钱吧,可这么下来还能赚到吗?
她抱着玩偶熊,心里飞快的计算一下。按照他这么说,她的玩偶要么就得提高单价,那个价格估计很难有市场。要么就是用数量取胜,一次最少得卖出十五个。
先不说十五个她得多长时间做好,时间成本划不划算。就说她带着这么多去市里会不会被人盯上,一晚上又怎么可能卖得掉这么多。这不是生活必需品,需求肯定不会大。
看她一下子被他说的蔫头耷脑,李成林立马就心疼了。媳妇能这么为生活,为这个家考虑,他作为一家之主最起码得肯定她的付出,怎么能兜头浇凉水呢。虽然他说的是实话,可是……
“那个、要不你去试试?不,不行,你怀着孩子呢,真想做这个我帮你去试试。”
“李成林,你不怕被逮啊?”
看她一本正经在担忧的模样,他噗呲一声笑了。一双狐狸眼认真的时候少了风情多了可爱,白皙光滑的脸颊就在眼前,他伸手捏了一下。
意晚被这个动作弄的脸有些红,眼睛瞪的溜圆。他轻轻的笑了,笑的好开心的样子。媳妇这样好可爱,清澈的像山涧的泉水,柔软的像天边的云朵。
她要早这样,俩人哪至于闹的水火不容。她乖巧的冲他笑笑,他为她做什么都乐意。不就是去黑市嘛,他又没少去。
“我侦查兵出身。”
意晚一下子明白,就他的能力一般人抓不到他。就是跟人换些需要的东西,如果市场开放谁又愿意这样。
“那、要不试试?”毕竟是她来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想法,不能胎死腹中吧,她不太甘心。
“行。你做两到三个,我下工月抽空去一趟。”
“好。”
她自己带着一个小不点肚子里还怀着一个,能有人帮忙当然更好不过。躺在炕上琢磨着明天开始动手做玩偶,做小一些的,速度快。
忽然耳边听到吱吱吱的声音,她本人对这声音不熟悉,原身却是好几年了一下子就身体紧绷起来。
东屋的炕不算特别大,除去放了炕柜炕桌的地方,仨人基本上挨着的。孩子在中间,他靠东她在西。
“李成林,有耗子。”
男人知道她怕这小玩意,从被窝里伸出胳膊,越过儿子轻轻拍她一下安抚。“别怕,在地上呢。”
“它会不会上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