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徽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让自家皇兄好不容易改变的局势,因此就出现什么反复的。
真要是这样,楚徽是无法原谅自己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所处位置不断向上,有些事就会变得身不由己,这不是自己怎样,而是周边的人或事促成的。
没办法。
无论是谁都不能既要又要。
在得到一些,必会舍弃些什么。
这是任何人都要亲身经历的。
“臣等拜见陛下!”
铿锵有力的行礼声,在大兴殿内响起。
楚凌倚着平静,看着眼前一众勋贵子弟,脸上露出会心的笑意,跟先前比起来,这批被他选中的勋贵子弟都成熟了。
是时候把一些担子,真正交到他们肩膀上了。
先前他们是在御前当值,是被派到南军历练也掌了一定兵力,但是这些吧,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个个考验罢了。
真金不怕火炼。
有能力的,就该重用才对。
勋贵,是大虞最为特殊的群体。
尤其是那些世袭罔替的。
他们的命运,是跟大虞紧密相连的。
讲一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大虞国祚到了哪一天,真的无法避免的倾覆,那么除了皇族宗藩会遭清算外,勋贵同样会遭清算。
即便在他们之中,有人会选择背叛大虞,可他们想再获原有的特权,那是断无可能的事情。
有哪个新朝,会重用与信赖前朝的人?
“免礼吧。”
楚凌收敛心神,神情自若道。
“臣等叩谢天恩。”
宗宁、昌封、李斌一行纷纷应道。
“知道朕为何再召你们来御前吗?”
楚凌向前探身,看向一行道。
宗宁、昌封、李斌、董衡、孙贲、徐彬、曹京、韩城、上官秀一行听后,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露出各异神色。
有不少人想的一样。
陛下该不会是为联名奏疏吧?
他们在御前待的时间不短,对天子脾性怎样,是比多数人都清楚的,也是这样,叫他们生出忐忑之意。
他们怕天子下旨,叫他们将联名奏疏收回。
毕竟这是他们今下唯一能为天子分忧的了。
“在先前,羽林、上林、南军等凭功敕爵的敕爵,晋升的晋升,赏赐的赏赐。”见众人如此,楚凌继续道。
“可以说,在上述诸军各部之中,有不少凭借北伐一役实现了跨越,而你们呢,除了得到大虞将剑,蟒袍等,再没有别的了,朕知在朝野间,有一些人为此在私下讲了什么,说朕是有意在偏袒,你们觉得朕偏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