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看看照壁前拥挤的人群,也懒得一个个去对照了。
对陈心坚道,“咱们回智化寺,慢慢等着出结果吧。”
随后裴元一行兴冲冲的往智化寺赶。
路上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陶俊的举子。
那陶俊见了裴元哥哥当即纳头便拜,欢喜道,“小弟侥幸得了会试第十七名,正要去和哥哥报喜。”
裴元哈哈笑了一声,将他扶起,把臂道,“走,回去等待其他弟兄的佳音。”
到了智化寺前,裴元正要与陶俊携手进去。
就听守门小旗禀报道,“负责监察日本使团的小旗蔡荣,有机密事要回报。”
裴元有些不耐烦道,“大喜的时候,提那些人做什么?让他回去,明天再来。”
说着,与陶俊同入了智化寺中。
智化寺的前院中,霍韬和田赋已经来回踱了一会儿了。
看见裴元过来,两人纷纷上前。
霍韬颇有些志得意满的拜道,“属下幸不辱命,这次会试得了头名。”
裴元双手将他扶起,满意赞叹道,“好好好,不愧是吾之卧龙也!”
霍韬起身,也不知是故意还是不小心,目光瞥了田赋一眼。
田赋也紧跟着拜倒,略有些尴尬的说道,“属下此次仅得了一百三十七名,辱没了千户教诲。”
裴元想了下,历史上的正德九年是出了个四百人的大名单。
有这次恩科提前分流,想必会分批消化这些幸运儿。
按照裴元的预估,今年的恩科再少也得有个两百人的名单。
不然的话,若是人数太少惹来抱怨,那朝廷招揽人心的打算就完全落空了。
殿试素来温和,基本上只要不发疯,就都能得个功名,最多也就是再刷上一两个。
一百三十七,足以在大名单之内。
想到这里裴元就松了口气,将田赋扶起,对他说道,“你的才学,我岂能不知?若非你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本千户的大事上,又怎么可能只是这样的成绩。”
田赋在正德九年的殿试,考出了二甲第十,也是猛地很。
只不过在最关键的备考期,田赋在山东担任着罗教的治头大祭酒,一面帮着筹划罗教的组织架构,一面完善教义,督促罗教的传播。
可以说,罗教能发展起来,田赋才是真正发力的那个人。
陈头铁说是躺赢也不为过。
这种猛人,别说他已经进名单了,就算没进名单,裴元也绝对会厚待的。
院中众人庆贺的时候,从西侧院中,唐皋、黄初和蔡昂三人也心情忐忑的出来了。
裴元见了惊奇道,“你们三个没去看榜吗?”
唐皋唏嘘道,“学生多年不中,心态已经平和了。已经委托蔡贤弟的家仆帮着一块看看了。”
蔡昂见到裴元深施一礼。
他已经开始从千户所领俸禄了,前几天刚拿走了二十两。
只不过裴元留着蔡昂,是为了将来修史,正本清源的,这会儿自然不能让他太早表明立场。
再说,如果蔡昂这一科真有希望成为探郎,顺利进入翰林院。
只要再熬上个三五年,裴元就有希望帮他搞个翰林院侍读的衔。到时候蔡昂就有希望跑出来主持应天府或者顺天府的乡试了。
只要做的不太过分,裴元甚至能自己制造一批举人出来了。